2024-05-25・Array

2024-05-25・Array
社評/台灣的經濟柏林圍牆之憂

 從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可以看出,他對台灣「經濟柏林圍牆」的出現有清楚的認知,但他不以為忤,反而視為要好好把握的商機,宣示成立「民主供應鏈」無人機產業亞洲中心,一口氣畫下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大餅。

台灣+1現象 成本增加

 賴團隊對世局的評估是:隨著「威權集團、 民主集團」的對抗日益加深,意識形態的分立將進一步帶動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組。台灣可以從西方國家對「紅色供應鏈」脫鉤斷鏈的過程中牟取機會,特別是西方國家不信任大陸高端和敏感科技,台灣將有一展身手的機會。賴清德似乎認為,台灣在政治上與西方綁得愈緊,就愈能成為「民主世界的MVP」,進而在產業布局中獲得信任和回報。

 然而,賴政府只看到了硬幣的一面,忽視兩岸對立激化,為產業帶來的深重隱憂。1年多來產業界頻頻發出警訊,稱西方產業界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或供貨夥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政策風險而衍生的所謂「中國+1」,亦即要求接單的生產商必須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另有一套備援生產線或庫存,如今已演變成為業者敢怒不敢言的「台灣+1」現象,也就是要求台灣廠商到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設廠,以備台海爆發戰爭之需。

 兩岸關係若不能改善,地緣風險繼續升溫,外資轉向、產業外移、就業機會減少的困境將紛沓而來。面對有些客戶要求廠商必須從台灣以外地區發貨,且海外供貨還要至少保證6個月無虞的條件,台灣企業的資金調度、倉儲、貨品和運輸物流都面臨日漸加高的成本。高精尖產業「民主世界MVP」紅利尚未吃到,台灣的螺絲、螺帽、金屬機械、成衣、石化下游等傳產先被迫承受「台灣+1」風暴。

 西方產業界與大陸脫鉤的「經濟柏林圍牆」,仍止步於大陸海岸線,台灣未受其害,反而享受台資回流和外資轉向台灣的紅利。但這道牆開始往外挪移,移到台灣海峽。2022年10月美國CSIS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報告警示,升高中的地緣政治風險,除了促使一部分台灣企業考慮從大陸轉出生產或採購活動外,還有13%的受訪台企準備把製造和採購活動從台灣轉出,另有20.8%受訪者考慮此一選項。1年半過去,這項預警正在成為現實,根據經濟部調查,未來3年台商投資首選為越南(17.72%),其次是馬印新菲(17.72%)及美國(11.39%),大陸投資大幅減少。

大陸與西方 同等重要

 熟悉冷戰史的人都知道,柏林牆下無繁榮。圍牆的配套是杳無人煙的隔離帶、地雷陣、機槍哨和探照燈。當冷戰結束,兩德統一,隔離帶才重現生機與繁榮。賴清德一方面宣稱願意與中國大陸共存共榮、互利互惠,另方面又汲汲營營把產業與科技拖進柏林圍牆。這樣的說詞若非邏輯互相扞格,就是所言為虛。

 事實上,不論是AI還是半導體領域,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競爭雖然緊繃,但並非完全隔絕。日前,中美首場AI政府對話在瑞士召開,雙方圍繞AI科技發展風險、全球治理等方面交換意見。大陸表態願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協調,形成具廣泛共識的全球AI治理架構和標準規範。4月底,馬斯克突然訪問大陸,欲推動特斯拉的FSD全自動駕駛智能系統在大陸落地運用,並回傳170萬輛特斯拉汽車在中國的使用數據,以供系統深度學習。這是中國西方新興產業合作方興未艾的又一明證,台灣不應自絕參與之路。

 台商對大陸產業供應鏈深度熟悉、整合運籌能力強,企業合作層次綿密,本應是台灣的優勢而非包袱,更為國際間所看重。賴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同步提升與大陸及西方的互信,為台灣企業成長撐出更大的活動空間,而非以建牆築壘而沾沾自喜。(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