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Array

2024-05-27・Array
社評/大陸提振房市 動作頻頻

 5月以來大陸提振房市動作頻頻,除了各城市鬆綁限購令,中國人民銀行連發三箭調整房貸利率,包括取消全國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調降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降首套住房個人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並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的保障性房屋再貸款,以支持地方政府購買建商的庫存房做為社會住宅,大陸房市能否迎來春暖?

人行三箭 調降房貸利率

 大陸約50個城市鬆綁限購政策,杭州、西安不再審查購房者資格,成都、佛山、廈門、南京、蘇州等20多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局部鬆綁:北京放鬆五環外樓市限購,上海放寬單身限購,廣州放開120平方公尺以上住房限購,深圳則縮短非本地戶籍者社保繳納年限要求等等。

 大陸住房「限購令」始於2010年,當時房地產市場過熱,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限購令」成為政策調控的工具。2011年1月推出「新國八條」,包括限購令在內,共8項樓市降溫措施。據統計,大陸一度超過100個城市實施住房限購政策。

 此次政策轉向的背景,是房市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數據顯示大陸不少城市或區域房屋供大於求,買氣低迷。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去庫存為此次政策鬆綁提供依循。

 大陸超過50個城市表態支持住房「以舊換新」,並拿出實際優惠以降低換房者的「退出成本」。暢通「以舊換新」,不僅能推動庫存消化,也有助於化解新成屋市場交付風險,這對經歷了「爛尾樓」風暴的房市來說,提振市場信心方面相當重要。

 從宏觀層面來看,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提振樓市對大陸經濟企穩、延續好勢頭至關重要。4月大陸多項經濟指標回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0.3%,連續第三個月上揚;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4,比上月上升0.1點,連續兩個月回升;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兆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各項數據顯示大陸經濟動能、社會需求正持續恢復改善,但整體經濟活力仍然不足,需要打強心針,其中房地產市場低迷和房企風險,被視為大陸經濟的最主要風險。

房市剛需 帶動產業復甦

 房地產是大陸經濟支柱產業,透過取消房地產限購,將釋放出更多剛性需求,穩定樓市、穩定房價,並帶動上游50多個行業復甦。此外,與限購鬆綁相關的落戶政策寬鬆,背後亦還有大陸各城市日趨激烈的「搶人才大戰」,有利各地人才流動和良性競爭。

 政策轉向能否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一方面,與十年前相比,大陸民眾購房意願普遍降低。購房意願與支付能力、未來收入預期、工作穩定性,以及對社會整體經濟發展狀況的信心密切相關,提升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最重要的還在於提升民眾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大陸財政部宣布於5月17日發行第一波超長期特別國債,釋出未來幾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基調,對提振消費信心是利多。

 另一方面,近年來大陸不少房企面臨債務違約風險,損害市場信心。曾與碧桂園、恆大同享「華南五虎」盛名的雅居樂,日前爆出因面臨經營和債務壓力,未能支付2020年票據利息,導致股價大跌。債務風險的持續暴露,顯示房企的融資困境尚未有效解決。大陸金融管理部門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但風險出清還需要更多時間,既要及時「拆彈」,違法違規導致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企業也應該淘汰,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制度需要進一步健全,才能緩解房企尤其是民營房企的流動性壓力。

 大陸大力提振樓市信號積極,後續須有更多配套措施和支持性政策出台,使房地產市場「軟著陸」,為經濟持續恢復提供動力。(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