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Array

2024-09-07・Array
社評/推動金磚幣 不如做強人民幣

 隨著中美對抗白熱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加上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外溢效應擴大,由大陸、俄羅斯、巴西、印度及南非為核心的金磚國家(BRICS),正積極推進去美元化進程。中國大陸與俄羅斯2023年雙邊貿易創2401億美元歷史新高,其中92%以本國貨幣(人民幣及盧布)結算,不再使用美元。

結算貨幣 人民幣取代美元

 根據外媒報導,預計10月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部分成員國打算提出金磚國家共同貨幣(BRICS幣)方案,希望降低美元在金磚國家間的實質影響力。其中以俄羅斯最積極,不僅與金磚國家央行研究推出「金磚之橋(BRICS Bridge)」,一個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獨立於美元的本幣結算及支付平台,重新倡議2023年巴西總統魯拉提出的BRICS幣概念,其目的在應對美元霸權、加速去美元化。

 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透露,將近160個國家準備系統上線後,直接接入採用該系統。更不用說,受到市場熱議的BRICS幣,大多數金磚成員國表示願意加入討論與研究。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曾深受美元霸權所引發的高通膨、鉅額外債及資本外流之害,造成國家倒退,逼使他們不得不尋求分散或轉移對美元的依賴。

 去美元化趨勢,對致力於擴大人民幣影響力,建立新興市場領導地位的大陸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若去美元化形成共識,非美元貨幣體系或支付平台建置完成,美國一旦發動金融威脅或制裁,如凍結美元外匯存底或踢出SWIFT系統等,大陸將可以擁有應對工具與手段。更重要的是,站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去美元化與擴大人民幣影響力相輔相成,若能善用這波趨勢,必能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SWIFT最新統計指出,7月份人民幣全球交易使用占比,從6月4.61%攀升至4.74%,不僅續創新高,也是連9個月穩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去年同期不過3.06%。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亦指出,繼2023年3月人民幣在大陸跨境交易占比(48%)首度超越美元(47%)後,今年7月再度升至53%。顯示愈來愈多國家與大陸貿易轉向以人民幣作為交易或結算貨幣。

搞好經濟 提升人民幣地位

 近年來,面對強勢美元壓力,人民幣國際和跨境支付還能持續活躍,實為不易。背後透露兩個重要含意。一方面,想要推動更多貿易夥伴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就必須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或維持強勢。因為一個波動幅度過大或過於弱勢的貨幣,除了會加大匯兌風險與避險成本之外,也難以讓境外企業及民眾安心持有。

 對照這一年多來新興市場貨幣走勢,不但普遍弱勢,波動也相當劇烈,有些幅度甚至高達兩位數,如巴西里爾或土耳其里拉今年貶幅分別高達13%及14%。相較之下,人民幣十分穩健,幾乎都維持在正負2%上下的波動,正是人民幣跨境交易地位提升的關鍵。

 另一方面,除幣值穩定外,也意味人民幣在金磚國家積極去美元化過程中,可以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熱議中的BRICS幣,人民幣主導地位不可或缺。當然,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特別是主要金磚國家,在種族、文化、社會、政治及經濟上差異極大,打造類似歐元的BRICS幣顯得不切實際,最可能的情況,是結合本幣交易與互換的雙軌模式。就貨幣交易或使用的本質而言,這更像是疊床架屋,其實質效益有限。

 作為美國最在意的競爭對手,中國大陸與其花心思在BRICS幣上,不如搞好經濟,穩定中促升人民幣,擴大人民幣自由流動,讓境外企業及民眾交易樂意使用人民幣,進而願意儲蓄人民幣,用自己的力量與美元競爭。(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