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Array

2024-09-11・Array
和平是民族復興成敗關鍵

 大陸經過45年改革開放,綜合實力崛起為世界第二,部分領域甚至超越美國。中國人洗刷百年歷史屈辱,正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復興。然而,兩岸關係緊張,台灣問題國際化愈演愈烈,台灣成為決定民族復興成敗的最後一道關卡。

民族復興最後一道關卡

 兩岸走向統一,本質上是三個問題的解決:第一個問題,兩岸制度、經濟、社會發展能否趨於一致。儘管大陸沿海發達地區富裕程度已經追上乃至超過台灣,台灣人也愈來愈願意到大陸工作、生活,但台灣人均所得仍然高於大陸,社會開放、人身與言論自由、社會福利、醫療保障等方面仍具有顯著優勢。不過,在這些問題上,大陸有充分自信,也清醒認識到,歸根結柢底需「辦好自己的事」,維持發展進步的勢頭。

 第二個問題,如何克服或化解國際勢力對台海情勢的影響。雖然「台灣問題國際化」概念近些年才成為顯學,但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老問題」。1895年台灣因清廷戰敗被割讓給日本、1945年因抗戰勝利回歸中華民國、1949年又因國共內戰而隔海分治至今,兩岸問題的每一步都和國際因素深度糾纏。因此,只有大陸的實力與影響力,足以令國際勢力願意在台海問題上妥協,才是兩岸統一的真正時間點。

 第三個問題,如何與台灣政治體制共存共「融」。眾所周知,中華民國體制在台澎金馬扎根,雖然仍保留大一中框架,但事實上已經建立起以台澎金馬2350萬台灣地區人民為邊界的憲政秩序。台海分治75年,無論兩岸關係交好或交惡、無論兩岸憲政體制孰優孰劣,雙方事實上已經形成兩套平行的憲政秩序,並基於各自憲政秩序,塑造了兩種具有政治意義的國家認同。

 如果問台灣人「中華民國是中國,還是台灣」,大部分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後者,其實前者才是符合憲政體制與歷史脈絡的答案。暫且不論是否受到民進黨意識形態操作的影響,「各過各的」早已成為台灣人民認知中的兩岸現狀,讓兩岸關係進入第三階段:從最初的正朔之爭,到後來的制度之爭,再到現在的認同之爭。

 在正朔、制度之爭時,兩岸對同屬中國、同為中國人均無異議,但進入認同之爭,問題就變得複雜:一方面,兩岸從政治認同之爭上升為國家認同之爭,另一方面,台灣認同除了與中國分道揚鑣以外,還結合了更多國際因素,當西方世界對中國大陸崛起的威脅感持續上升、並聯合採取回應時,台灣就會不自覺將自己置於西方一員,自外於中國。

重新檢討對台兩手策略

 回顧大陸長期以來的對台政策,可用「兩個兩手」概括,其一是反獨與促統的兩手,其二是軟與硬的兩手。在兩岸進入認同之爭的背景下,大陸反獨或硬的一手固然是希望打擊「少數」,卻忽視了「少數」也是依照台灣既有憲政秩序產生,是「多數」民眾政治認同的組成部分。這就造成一組悖論:大陸愈是想打擊「少數」,愈導致「少數」和「多數」綁在一起,愈把「多數」推向西方世界、對大陸的不安感與日俱增,而外部對台灣的聲援又引起大陸更大的警覺。如此反覆,形成負面循環。

 大陸的兩手策略,源於中共統戰理論中「拉一派打一派」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但兩岸統一絕非簡單的政治博弈,而是事關民族復興的歷史性事業。難能可貴的是,習近平提出的「融合」論述,超越了反獨促統的低階策略維度,如果以融合為基點,思考實現和平統一的正確路徑,就不可避免要重新檢討「兩手」策略的正當性與有效性。

 兩岸以和平方式實現融合統一,當屬中華民族基於實力與道德的雙重成就,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靠實力攻克、輕忽道德感召,勢必引發台灣與國際社會的長期性抗拒,變成民族復興的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如何超越「兩手」策略,鍥而不舍溝通台灣社會、爭取台灣人心,讓統一在和平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實現,大陸應該有這個能力與自信。(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