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Array

2024-09-27・Array
社評/大陸技術創新有成但不能自滿

 美國商務部將針對中國汽車及半導體產業祭出更嚴厲的管制措施。汽車方面將禁止所有在美國道路行駛的汽車,使用大陸製造的軟體和硬體,等同要求通用、福特停止進口在中國生產的汽車。半導體方面將要求艾司摩爾及東京威力科創等設備大廠,需經美國核准方可對中輸出先進晶片製程設備及服務。美國祭出如此嚴厲的管制,是察覺過去幾年管制措施並未發揮預期效果,因而擴大管制範圍。

三重要先進技術中領先

 美國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自2018年開始對大陸實施管制,力道逐年加大,卻未阻礙大陸AI、半導體及高速運算電腦等相關領域的發展。這些關鍵產業在大陸政府資源全力奧援與政策支持下,已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科技專家崔歐洛(Paul Triolo)的說法,指美國出口管制反而迫使大陸晶片製造廠商的進步。其舉中芯國際為例,儘管先進製程技術趕不上台積電、三星或英特爾等大廠,但在中國大基金計畫資金挹注下,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大幅提升,有能力為華為代工生產效能足以媲美輝達的AI晶片,跨越美國築起的高牆。

 隨著中芯製程技術突破瓶頸,同樣被美國夾擊的華為也成功突圍。自去年推出熱銷的Mate 60系列手機後,今年又推出全球第一款三摺疊手機Mate XT,搭配自主研發的鴻蒙作業系統,光芒蓋掉同日發表的蘋果新機iPhone 16,再次證明美國圍堵策略無效。大陸工信部日前公告,已成功研發首台國產深紫外光曝光機(DUV),可以自主生產8奈米及以下晶片。

 大陸在突破美國「卡脖子」策略,明顯有所進展,關鍵在技術能力的提升。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8月發布各國先進技術研究競爭力排名報告,在量子運算、自然語言處理及基因工程等6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大陸於2019到2023年間飛躍式成長,已在其中57項領先,美國排名第一的項目僅剩7項。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2007年這段期間,美國技術領先項目高達60項。

 9月中旬美國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在美國國會山莊舉行簡報會議,展示先進技術產業創新能力調查報告,指當前10個最重要先進技術,大陸在核電、電動車及電池兩個領域領先,在人工智慧、量子運算、機器人、顯示器這四大領域接近領先地位,僅在半導體、生物製藥、化學品、工具機四領域落後。

圍堵制裁倒逼自主研發

 這兩份報告均透露,大陸在美國圍堵與制裁壓力下倒逼改革,已摸索出技術自主創新的方向。從進出口貿易數字變化,可以看出這個事實。根據大陸海關統計,今年1~8月,大陸積體電路出口7360億人民幣,年增達24.8%,出口占比突破3成,來到32.8%歷史新高,較貿易戰開打前的2017年高出1成以上。汽車方面,根據AlixPartners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國品牌汽車暢銷全球,目前全球市占率達21%,2030年更將提高到33%。

 儘管半導體是美國制裁重災區,但大陸已不再像過去只能仰賴進口,而有能力自產自銷、甚至出口外銷。不過,在5奈米以上晶片製造,大陸至少落後西方3年以上,尤其面對地緣政治的結構性轉變,北京不能以目前成就自滿,而要投入更多技術自主創新研發,才能應對美國力道愈來愈強的貿易及科技制裁。

 實際做法上,除了持續擴大資本投入,以市場規模優勢為技術自主創新練兵之外,更需擴大開放,引進更多外資企業技術與人才,以提升創新能力。畢竟世界如此之大,不是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認同美國壓制中國的作法。另一方面,先進技術領域或產業範圍之大,也不可能長期美國獨大,大陸能夠揮灑的空間還是很多。

 正如同剛落幕的第24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投資鏈結世界」為主題,中國與世界的鏈結將愈來愈深。大陸想要突破美國封鎖與圍堵,在科技上彎道超車,光閉門造車是不夠的,將外部資源導入技術自主創新研發,才是上策。(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