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Array

2024-10-10・Array
選民對經濟悲觀 賀難承受之重

 隨著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與前任總統川普的競爭愈加激烈,選民對經濟的擔憂成為決定選情的關鍵因素。儘管量化指標顯示美國經濟有所改善,但選民對未來預測仍相當悲觀,賀錦麗團隊困於如何應對選民經濟焦慮的艱難挑戰,而川普則試圖利用焦慮情緒鞏固支持、拉抬選情。

 根據最新數據,9月美國新增近10萬個就業機會,遠超預期,薪資有所增長,通膨也逐步接近2%原定目標。然而,《紐約時報》與謝納學院(Siena College)8日民調數據顯示,近半數受訪者認為當前經濟「不佳」,凸顯實際數據與大眾情緒之間的脫節,成為賀錦麗陣營在選戰中的一大困境。

 多組民調顯示,經濟是本屆大選中最受關注的議題,通貨膨脹尤甚。雖然漸漸縮小與川普在整體民調上的差距,但選民顯然更信任川普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

 川普也利用這項優勢,在競選中將通膨問題作為攻擊賀錦麗的武器。他上周表示,通膨已摧毀美國經濟,將通膨與近期港口罷工相關聯,批評現任政府無法有效控制通膨,並承諾自己若當選將讓美國物價再次「可負擔」。

 法新社指出,疫情以來物價接連上升、房價居高不下與就業成長不均3項要素,足以解釋數據與民眾感受之間的割裂情形。英國研究機構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史威特(Ryan Sweet)表示,選民最為關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價波動,例如食品和燃料價格。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食品價格已上漲26%,汽油和汽車價格也大幅上漲,2022年中期的通膨數據甚至足以比肩1980年代。史威特指出,過去數年內物價穩步上漲對中低收入家庭造成巨大壓力,雖然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開始回落,但對消費者而言,重要的是真實的物價而非數據。

 同時,就業數據看似強勁,實際上不同產業間的增長並不均衡。絕大多數工作機會成長集中在特定行業,勞工也認為薪資成長無法追上物價上漲的步伐。

 此外,消費者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仍記憶猶新,青年和低收入群體面臨的財務壓力更進一步加劇對未來的悲觀情緒。(旺報/林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