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Array

2024-12-16・Array
社評/雙城論壇的政治智慧

 時隔5年,雙城論壇終於要在台北實體舉行,儘管舉辦前夕波折叢生,綠營媒體與民代頻頻施壓反對,賴政府拖到最後關頭才「有條件同意」舉辦,還否決上海市台辦主任與媒體記者的入境申請,所幸並未影響籌備工作的進行,上海市兩批先遣團先後抵達台北,彰顯兩市在不確定的台海情勢下,對兩岸關係的定力與信念。

台海風波惡 滬台是活棋

 兩岸政治氛圍詭譎,論壇能否順利舉辦並不讓人樂觀。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團來訪,本想塑造兩岸去政治化、民間感情溫暖的氛圍,卻因陸生一句「中國台北」,引起綠營撻伐而瞬間變調,綠營趁勢推出「網紅統戰」影片,企圖形塑「交流=統戰」的印象;接著大陸宣布在沿海劃設保留空域,並出動艦艇與公務船進行操演,大陸並未宣布軍演,動員規模也不大,民進黨政府國安人士卻宣稱中共發動199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威脅台灣,並施壓取消雙城論壇。就「過程」而言,兩岸關係顯得危機重重。

 但就「結果」來看,雙城論壇能夠如期舉行值得大書特書,國安高層面對內部反交流壓力,仍決定「有條件」同意雙城論壇的舉辦,至少說明賴政府願意順應主流民意,未橫柴入灶杯葛雙城論壇。陸方在賴政府「卡掉」部分人員申請後,並未高調抗議、也沒有以取消作為報復,說明大陸也希望讓雙城論壇成為兩岸兵凶戰危之下的「一條活路」。

 兩岸對雙城論壇保持一定「戰略模糊」,雖然談不上善意或互信,但至少是政治智慧的體現:雙方都不願把這盤棋給下死,各自都留有後手。「政治智慧」是民進黨、共產黨之間目前最缺乏的,過去雙方曾數度面對一些原本有意、也可以相向而行共謀解決的問題,卻由於缺乏政治技巧和手腕,或找不到「台階」可下,最後不得不採取強硬手法,不但問題不能解決,反而平添兩岸關係的緊張與社會彼此的惡感。

 以陸客來台為例,早在蔡政府時期,雙方就在為「誰阻撓兩岸人員往來」爭執不下,蔡政府率先開放第三地陸客來台,未獲北京正面回應。選後,習近平表態「樂見大陸同胞去寶島走走」,陸方先後恢復福建遊客馬祖、金門,自詡釋出善意。然而,賴政府不願將兩岸關係「閩台化」,不理會北京拋出「開通平潭-台灣客運航線」的條件。現在雙方又卡在「禁團令」上,卓榮泰院長說「實際上沒有禁團令」,等於兩岸繞了一圈,還是雞同鴨講。

兩岸禁團令 雙城先鬆綁

 陸客來台議題變成兩岸鬥氣的面子之爭,誰都不肯讓步,更不接受對方提出的條件,這是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現。恢復兩岸雙向觀光,不僅見於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正式發言,也是兩岸和平穩定的重要標誌。換言之,雙方應創造合適的場合、氛圍與契機,不陷入「誰先讓步」的面子之爭,共同解決問題。期盼雙城論壇成局的政治智慧,能為兩岸雙向觀光創造契機。

 其實並不難。若雙城論壇成功舉辦,陸方可透過「上海市政府」名義宣布,為了鞏固雙城論壇成果、深化滬台交流,試點開放2500萬上海市民透過註冊在台北的旅行社,恢復辦理來台旅遊業務。根據《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無論團客還是自由行,都需要我方旅行社組團或擔保。既然如此,陸方若以「上海對台北」的雙城形式鬆綁陸客來台,便可繞過政治障礙。同理,對賴政府來說,「上海對台北」遠比「福建對台灣」的政治意味要淡,且陸方若開放台北旅行社組團,等同於全台都可趴趴走,受惠縣市當然不分藍綠,這難道不是「有面子也有裡子」的結果嗎?

 陸客來台問題如果卡在誰先讓步的問題上,將永無解方。應善用政治智慧,藉助上海-台北的雙城交流機制,就可找到「一點就通」的捷徑。雙城論壇不能只是為開而開,具體能為兩岸關係帶來何種正向改變,絕非兩個地方政府能力所及,如何用好地方政府的角色,取決於兩岸決策層的智慧。(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