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7・旺報-專題報導

2019-06-07・旺報-專題報導
上海2035 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以創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態之城為新一輪總體規畫

上海市政府參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畫學院教授唐子來在今年「滬台論壇」主題演講時表示,新一輪的上海城市總體規畫「上海2035」提出「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作為總體發展願景,包含創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態之城三大目標,新的規畫思維體現了價值取向和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

唐子來指出,上海城市總體規畫的市民意願調查表明,卓越的全球城市應追求全面發展,可以歸納為三個基本願景:

三願景具極大挑戰

第一,更具活力的創新之城。主要體現在經濟與科技發展,包括城市的核心功能、樞紐門戶地位、交通服務能力以及就業創業環境。

第二,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主要體現在社會與文化層面,包括建構多元社區、保護歷史遺產、塑造城鄉風貌以及培育文化氛圍。

第三,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主要體現在生態與環境保護,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生態網絡、環保治理體系以及綜和防災。

滬台論壇今年邁入第九屆。(記者葉文義攝)
滬台論壇今年邁入第九屆。(記者葉文義攝)

他指出,上海已經進入全球城市行列,但各個維度表現差異明顯,其一,在各類全球城市排行榜中,上海的地位都在逐年上升;其二,在全球影響力中,上海的經濟影響力高於科技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其三,在經濟影響力中,上海的門戶城市(Gateway City)屬性(境外跨國公司分支機構)高於中心城市(Central City)屬性(本土跨國公司總部)。

他說,上海之所以發展這麼快是因為大陸經濟發展那麼快,上海是大陸經濟與國際接軌的門戶城市,還不是一個發力的中心城市,從全球城市邁向全球中心城市也是有挑戰,並不是自然而然會發生;應該說是個嚴峻的挑戰,怎麼從一個「Gateway City」變成一個「Central City」,還要有很大的努力。

邁向全球中心城市

唐子來指出,要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不光是經濟影響力,科技影響力、文化影響力都要強,經濟影響力無疑是核心領域,而科技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則是全球城市的重要維度,不可或缺。

他指出,全球城市的三個實力維度(經濟、科技、文化)受到四個能力的制約,包括體制資本、人力資本、環境資本和物質資本,卓越的全球城市應當在三個實力維度和四個能力形成全方位的競爭優勢。

上海外灘吸引眾多遊客。(記者葉文義攝)
上海外灘吸引眾多遊客。(記者葉文義攝)

唐子來指出,上海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要做的事包括三個影響力要好,四個能力也要到位,這是上海要奮鬥的目標,但不會自然而然達到,要花很大努力;一個城市能不能發展,就取決於能不能把這些做好,其實也就是對3種人的服務做好,第一是居住者、第二是投資者、第三是旅遊者,這三種人都願意到你的城市來,這個城市就發達了。

鄉村振興及循環經濟 宜居城市要素

今年滬台論壇邀請兩岸專家就「生態宜居與城市品質」進行研討。就「城市質量從何而來」的問題,台灣綠智匯產業聯盟創辦人陳光雄說,如果把城市比喻為一個生命有機體,可以看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間的緊密關係;透過產業生產的創新,帶動發展能量與活力效益,推動生活上的人文底蘊,可以帶來城市的人才與魅力效益;而生產與生活的行為帶給環境生態是耗竭與毀滅?還是永續與生生不息?「循環經濟,從這裡開始」,他說。

自左至右分別為上海市政府參事汪孝安、台灣綠智匯產業聯盟創辦人陳光雄、台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上海市政府參事吳愛忠、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長朱建江。(記者葉文義攝)
自左至右分別為上海市政府參事汪孝安、台灣綠智匯產業聯盟創辦人陳光雄、台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上海市政府參事吳愛忠、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長朱建江。(記者葉文義攝)

就城市的生態宜居,上海市政府參事吳愛忠則以「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上海城市發展亮色」為題,指美麗鄉村建設是上海城市發展的需要;他說,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城市發展離不開鄉村的滋養,要重新認識和發現鄉村的價值,讓鄉村成為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亮點和美麗上海的底色。

吳愛忠指出,農村是農民和農業發展的空間載體,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既是上海深入貫徹國家戰略的需要,也是上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必須彌補的短板,更是上海適應鄉村發展變化的新形勢。

他強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的總要求,上海展開美麗鄉村建設及鄉村振興,事關上海現代化建設全局,以生態宜居為方向,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城市發展之要,也是上海的亮點。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