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9・旺報-專題報導

2019-06-29・旺報-專題報導
棒球團隊運動 兩岸一起來

中職走過30年 吳志揚:願助大陸發展

台灣職棒發展已30年,棒球早已如同「國球」般受重視,也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大陸則是棒球發展中國家,棒球職業聯賽經過4次失敗,今年要再重起職棒,台灣的發展經驗正好可以作大陸的最佳參考,若雙方能進一步合作,將可相輔相成。

棒球在台灣如同「國球」,圖為2017台北世大運棒球預賽,大批球迷湧進天母棒球場為中華隊加油。(本報系資料照片)
棒球在台灣如同「國球」,圖為2017台北世大運棒球預賽,大批球迷湧進天母棒球場為中華隊加油。(本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吳志揚指出,大陸要再搞職業棒球當然樂觀其成,將來如果有機會,兩岸職業棒球交流也希望能更密切,如果有需要,中華職棒聯盟非常樂意提供大陸各方面協助。
吳志揚樂觀看待未來中華職棒與大陸職棒交流。過去中華職棒聯盟曾提出由台灣職業球隊去大陸比賽的構想,就像大聯盟球隊也把球季賽部分場次移到海外舉行,但發現大陸沒有適合職業棒球比賽條件的棒球場,希望大陸在職業化前,能把球場軟硬體設備提升。
台中市棒球委員會主委張廖萬堅也說,大陸如果有機會把棒球產業化,且以高薪吸引台灣球員前往發展,他樂見其成。但是大陸如果要發展棒球職業化,三級棒球基礎仍要先建立起來,因為那是棒球發展的根基。

陸棒球基礎不穩

大陸的棒球基礎並不穩固,從2002年開始搞起類似的職業聯賽。但棒球人口規模太小,電視轉播幾乎看不見任何棒球比賽,懂得棒球的人太少,無法形成產業鏈,以致棒球聯賽難以持續,17年來已經歷4次失敗。
大陸棒球發展目前雖然小學及高校(大學院校)球隊數及打球人數變多,但在中學階段因面臨強大升學壓力,以致棒球發展呈啞鈴型現象。
美國職棒大聯盟投入心力為大陸的棒球發展努力十多年,從學生和社區著手,的確看到相當成效,一反過去大陸棒球是為了服務奧運或亞運的比賽,改從基層來發展棒球。
《中國棒球產業中長期發展規畫》設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棒球相關產品或服務的消費人口超過500萬,觀看和參與棒球相關賽事、活動和節目的人口超過2000萬,棒球核心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大陸將再開啟棒球職業聯賽就是向前邁進的第一步。

發展須長期維持

近十年台灣有許多棒球人到大陸擔任教練,但主要多省市為了在大陸的全國運動會或其他比賽中有好成績,一旦取得成績,合作就終止,以致大陸棒球無法大規模發展成全民運動。
除了找台灣球員外,其實兩岸可以有更多合作機會。大陸聯賽可以與中華職棒聯盟商討更多合作模式,教練、球隊管理與球場經營等交流,台灣的經驗與大陸市場相結合,共同創造更大的舞台和利益,把蛋糕做大,互利雙贏。

(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