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7・旺報-綜合報導

2019-07-27・旺報-綜合報導
保護喃字 廣西京族拚傳承

文化不斷流 當地學校採「京漢雙語」課程

大陸的邊疆民族因地緣和歷史原因,與交界國在種族及語言上,常高度相似,又同中有異。位於廣西與越南交界的防城港東興市,有一群越南族的後裔「京族」,他們與越南語言相通,但在文字呈現上,越南目前用的是羅馬拼音,京族則正努力保護並傳承越南歷史上曾使用過,借漢字創字的「喃字」,這幕後推手是將近80歲的東興市京族字喃文化傳承研究中心主任蘇維芳。

▲廣西與越南交界,北侖河隔開越南與中國。(記者陳君碩攝)
▲廣西與越南交界,北侖河隔開越南與中國。(記者陳君碩攝)

他17年來為此事奔走,走訪當地耆老,系統整理京族書籍,現在這門傳承文化的工程,也得到大陸重視,在當地學校採取「京漢雙語」課程,讓京族青少年也能熟練地讀寫「喃字」。
廣西的「京族」本質上就是越族,1958年經大陸國務院批准,根據其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正式定名為「京族」,人口僅有約2萬多人,全都集中在廣西東興沿海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島。

借助漢字新創「喃字」

越南同屬東亞文化圈,就像日本、韓國一樣,在歷史上都使用過漢字,之後又借助漢字,新創屬於越南的類漢字「喃字」,但也歷經存廢,19世紀下半葉,法國殖民者開始禁止越南阮朝官方使用文書漢文,導致與漢字關係緊密的喃字地位下降;到了20世紀上半葉,喃字和漢喃文逐漸沒落,而法國殖民者推行的羅馬拼音化文字,開始標準化並在越南通行。
身為京族一分子的蘇維芳,今年已77歲,他不願見到京族文字失傳,從2002年起就投入研究訪察,收集資料,拜訪當地及越南邊境80多位耆老,還定期辦座談會,憑著傳承文化的使命感,費用全都自己承擔。

▲廣西京族的語言「喃字」與漢字對照表。(記者陳君碩攝)
▲廣西京族的語言「喃字」與漢字對照表。(記者陳君碩攝)

蘇維芳介紹,喃字意即「南國的文字」,是仿效漢字結構的越語化方塊象形文字,大約在公元900多年就有被使用,其主要採假借、形聲、會意等方式造字。這些字體對於懂中文的人而言,有點像電腦出現的亂碼字體,不過蘇維芳說,這些字體現在用電腦也可打出來。他解釋,喃字將其語言化,就是越南語,只是越南在被法國殖民後,書寫上已經完全改採羅馬拼音。

京族文字已被有效保護

蘇維芳共收集到京族民歌2000多首,近19萬字。他還系統整理編寫《京族字喃傳統民歌集》,另收集100多本歌本,已完成20餘本歌本和文獻資料,2007年9月還出版《京族喃字史歌集》。
蘇維芳說,前幾年有位越南的老者與他連絡上,說在越南報紙上看到有關他保護喃字的報導,寫信來希望可以拜師。他保護文化的舉動也被大陸重視,現在廣西壯漢雙語教育已形成完整體系,除了保護壯語,在京族中小學也開設「京漢雙語」課程,經過多方努力,京族的喃字已得到有效保護,越來越多的京族青少年能熟練地讀寫京語。(系列三之二)

(特派員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