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蘋果日報》總編輯鄭明仁喜愛收藏,近來還與兩位收藏家合出一本新書《點紙咁簡單──趣談香港紙本藏品》,趣談收藏的故事。被問及為何喜愛藏書,鄭明仁了當地說,「好像我已經中毒一樣,很迷、很上癮」,2011年自新聞界退休後,便不時流連於舊物店尋覓寶書,還買了一個房專門做收藏,現有藏書約有3、4萬本之多。
鄭明仁在今年香港書展期間接受本報專訪,他並偕《點紙咁簡單──趣談香港紙本藏品》另兩位作者吳邦謀與張順光,一同在書展期間內開「點紙咁簡單:從紙本藏看香港史」講座,談論收藏。董橋的著作、名家的簽名本、香港舊時的通俗刊物等等,均為鄭明仁喜於收藏的對象。
初版《碧血劍》得金庸簽名
鄭明仁在接受專訪時特別談論起1950至1980年期間的香港出版刊物,他說,1950年代的香港人,娛樂就是看報紙與看書,以前香港的報紙有很多小說,通俗的、嚴肅的,是百花齊放的,在副刊上載有很多豐富的內容。比起1950年代香港的電視每個月訂費高昂,當時的報紙約5分到1毛錢,內容豐富,成為一家男女老少爭相看的讀物。
名作家金庸與倪匡均發跡於報紙,他們在香港報紙的副刊上連載小說,成為時下讀者愛不釋手的讀物。鄭明仁表示,小時候喜愛讀金庸的小說,整個暑假都泡在金庸的小說裡,而金庸以前出版的書是薄薄的一本,一本大約只有三個章節,越薄的金庸小說價值越高,很多人本來有很多金庸的書,但是一搬家就直接丟掉。有次在一個機會下,鄭明仁收藏的、在1960年前後由三育圖書公司初版的《碧血劍》,得到金庸在上頭題字簽名,十足珍貴。
另一個鄭明仁重要收藏,即為1952年創刊的《中國學生周報》。鄭明仁表示,1980年代以前香港有許多文青,他們會去投稿《中國學生周報》,很多作家與知識分子受此份雜誌影響甚大,要研究1950年至1980年間的香港知識份子的思想,都可以從中看出端倪。
最喜歡余光中的詩
他接著說,《中國學生周報》內容多樣,有小說、新詩與散文,亦有介紹西方的思想,共有1128期,「這完全是香港人看的東西,本土長大的人看的」。介紹完《中國學生周報》後,鄭明仁便滿足的笑稱自己收藏的《中國學生周報》有第1期至130期。
另外,通俗的書像是公仔書(小書)、連環圖都為鄭明仁收藏的對象,他也特別說到香港以前的報紙與小說有一種文體稱為「三及第文體」,三及第是書寫的文字,是以文言文、白話文與粵語寫成。香港著名報人、作家羅澧銘的作品《塘西花月痕》即以三及第文字體裁書寫,該作品亦成鄭明仁收藏的對象。
論及有無收藏台灣作家的書,鄭明仁表示特別喜歡余光中的詩,年輕的時候也喜愛看白先勇的書,台灣有許多大師級作家與小說家,這批人大多是從大陸去到台灣,筆下的作品十分好看,「以前台灣喜歡看的書,我們也喜歡看。」
(記者/呂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