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旺報-綜合報導

2018-04-20・旺報-綜合報導
突破壟斷 陸自產可燃冰取芯工具

勝利鑽井院工具研發團耗時六年 產品獲25項專利

2018年4月,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鑽井工藝研究院一片繁忙,技術人員正在為客戶中海油訂製一批急需交付的專用取芯工具。鑽井工具研究所所長裴學良說,這已經是近半年來的第二份合約了,「雙方之所以建立起密切的合作,要歸功於我們自主研發的取芯工具在南海成功應用的歷史性突破。」

鑽井平台「藍鯨一號」(中新社)
鑽井平台「藍鯨一號」(中新社)

中國於2017年在南海成功試採可燃冰,藍鯨一號鑽井平台技驚世界的壯舉,讓大陸民眾揚眉吐氣。然而,很少民眾知道,中海油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探船也幾乎同時成功執行了這一任務,並促成了國產可燃冰取芯技術及工具躍入國際先進行列。

技術不能總仰賴國外

2017年5月1日淩晨1時,708船正式舉行點火儀式,當火苗被點燃的一瞬,現場掌聲雷動,長長的火焰照亮了專案組成員一張張掛滿淚水的笑臉,這是高純度甲烷燃燒才有的顏色。
《科技日報》18日報導,歷史驚人的巧合,10年前的5月1日,大陸科學家們借助國外工具,第一次在南海成功採樣可燃冰,證實了中國南海蘊藏有豐富的可燃冰資源。就是自那時起,在大陸石油科研院所名錄中並不十分搶眼的勝利鑽井院,把目光敏銳地投向了海洋。
「可燃冰屬於戰略資源,不能總依賴國外技術搞勘探開發。」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時任勝利鑽井院院長韓來聚說,國家的需要,就是他們攻關的方向。

工具越小 越是大文章

2007年當時,受制於國外技術封鎖,幾乎查不到公開資料,沒有借鑒,漫無頭緒,勝利鑽井院工具研發團隊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五、六年時間裡,研發團隊沒有少走彎路。就在團隊一籌莫展之際,忙於另一項專案的裴學良觸類旁通,靈感乍現,他和團隊成員連夜畫出圖紙,火速聯繫加工樣品,不出所料,新的系統保壓效果出奇地好。
了解井下工具設計的人都十分清楚,「越是小工具,越是大文章。」勝利鑽井院鑽井工具首席專家吳仲華說,發揮空間受限,採用常規技術難度很大,要實現同樣的功能,更是難上加難。
勝利鑽井院取芯人用3年時間,成功研發出保溫保壓取芯裝置、帶壓轉移裝置、送入回收裝置、集氣點火裝置、冷卻裝置等一整套工具,全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先後獲得25項專利授權。
「如果每個環節的可靠度有99%,那麼擁有100個環節的工具可靠度就銳減為36%。」經歷了南海探尋可燃冰的裴學良不滿足於眼前的成績,他說,希望工具更短一點,不斷簡化,無限接近完美。

(記者/林瑞益)

可燃冰 小靈通

全稱是甲烷氣水包合物。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壓縮的固態天然氣。外表上看它像冰霜,從微觀上看其分子結構就像一個一個由若干水分子組成的籠子,每個籠子裡「關」一個氣體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東、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邊緣,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由於開採困難,海底可燃冰至今仍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凍土層內。(林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