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28・旺報-綜合報導
探訪古今文青 賞玩用物品味

故宮推《小時代的日常》展 品茗17世紀的趣味

早在17世紀,便有「文青」分享「葡萄有紫和白兩種;畫筆要選杭州出品的?」以明末畫家文震亨所著《長物志》為主軸,從今人的角度看各種17世紀的用物品味,小說家駱以軍以自己病後迷上壽山石為例,指玩物實則讓人在亂世內心安穩,專注地探索時也帶來自由的彼方。

國家圖書館館藏的明版《長物志》可見文震亨用印,類似今日的作者簽名。(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國家圖書館館藏的明版《長物志》可見文震亨用印,類似今日的作者簽名。(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台北故宮院長吳密察指出,過去如《長物志》、《貨殖列傳》都給人玩物喪志之感,然而實則「要相對富足,玩得起的年代,還要幾代書香世家才培養得出玩的品味」以文震亨為首的17世紀江南文人雅士,分外講究文人日常用物,在吳密察看來這樣一個相對安穩富足且有文化的小時代,不談大時代的動盪悲壯,卻正和故宮文物的匯集與品味有著異曲同工的情趣。

現代多受翻譯文學啟蒙

故宮此次由器物處策展《小時代的日常》,處長余佩瑾指出,從文震享的視線來看故宮的藏品,他的《長物志》描寫了諸多生活經驗分享與品評觀點,看似平淡其實分外講究質感,別有一番對生活「正確打開」的趣味。其中「文青品味」單元可見當時藏家注重生活中許多看似無用的身外之物,書畫、器物都成了日常物品。
駱以軍帶著一塊狀似「三層肉」的壽山石出席開幕,分享並感慨台灣與自己一般50歲上下的創作者,近年接二連三地大病,受到楊澤啟發,他開始思考「我輩所受到的文學啟蒙都是一些翻譯文學,與馬奎斯、川端康成好像很熟,那時的閱讀彷彿要讓人孤零零吞下20世紀百年的時代惡魔。」而這些實為楊澤口中的「劇毒」。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右4)與各界貴賓推介17世紀文青品味的《小時代的日常》展。(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右4)與各界貴賓推介17世紀文青品味的《小時代的日常》展。(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90年代文青僅是宅男

駱以軍病後開始迷上壽山石,也看見宋以降文人面對的黑暗並不少於當代,卻仍能發展出款款的情義。回望台灣的「玩物」史,駱以軍認為其中懂的不只是物,更是情義與人,讓他大嘆原來90年代的文青都不是文青,都只是宅男。
台北故宮副院長黃永泰也分享,自己從小生長在澎湖,廟埕文化對自己的影響很大,雖然歷經嬉皮、雅痞等階段,但收藏茶壼、古玉仍在自己的生活裡,「且壓力大回家就拉二胡;早上喝金萱,下午喝烏龍,整天都精神好。」亦有自己的玩物趣味。(記者/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