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0・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10・旺報-綜合報導
八仙下棋前 恐龍先路過

白堊紀中期蜥腳類恐龍足跡 現身浙江蘭溪

在浙江省中西部蘭溪市長久以來被人們解釋為「八仙下棋」的遺跡,經中美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其實是發現重要的大型恐龍足跡。該發現對研究中國白堊紀中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以及民間傳說對古生物學的影響都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考察隊的專家正在與當地管理部門溝通,制定保護方略,讓這片罕見的足跡得到更妥善的保護,並發揮更大的科學與科普價值。

化石點位於蘭溪市梅江鎮的八仙崗自然村,在村的後面有個山崗,崗頂平坦。相傳八仙故事傳說在當地深刻影響。

中美古生物學家在浙江蘭溪發現大型蜥腳類恐龍足跡,它們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八仙下棋」的遺跡。(取自新浪微博@腥聞人)
中美古生物學家在浙江蘭溪發現大型蜥腳類恐龍足跡,它們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八仙下棋」的遺跡。(取自新浪微博@腥聞人)

足印化身神仙臀印

八仙崗恐龍足跡,可以看到明顯區別的兩部分。(取自新浪微博@浙江衛視新聞中心)
八仙崗恐龍足跡,可以看到明顯區別的兩部分。(取自新浪微博@浙江衛視新聞中心)

傳說中八仙鐵拐李雲遊天下,看到此處紅石光潔,就在崗頂席地而坐閉目養神。而後又覺得獨坐乏趣,他在崗頂用拐杖劃出一個特大的棋盤,叫來曹國舅等人走象棋。期間呂洞賓使詐,激怒鐵拐李,遂揮起拐杖要教訓呂洞賓。呂洞賓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所以現在崗上還有數石如棋盤,如八仙的臀印、足印等等。
陳永前是浙江蘭溪一位建築工程師,他在孩提時候就經常在這個山崗上玩耍。2019年初,他在新聞上得知貴州省茅台鎮侏羅紀早期地層發現大量恐龍足跡,回想起老家山崗也有類似的印記,便在社交媒體上與恐龍專家邢立達副教授取得聯繫,詢問八仙崗上的神仙臀印會不會就是恐龍留下來的?
邢立達團隊訪問了八仙崗,表示這裡確實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地面的凹坑有著清晰的恐龍足跡的模式。此地的恐龍足跡大約有20餘個,有多種不同的尺寸,最大的長度有82公分,小一些的約70.5公分,最小的足跡則只有22.7公分長。這些恐龍足跡都為蜥腳類恐龍所留,以此對應的體長大約是14公尺、12公尺和3.8公尺。
邢立達介紹說,這個發現表明,蘭溪八仙崗區域在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活躍著大群的蜥腳類恐龍,是一個水草豐美的地區,與這些恐龍共生的可能還有肉食性恐龍,但目前還沒有發現相關的紀錄。

腳印距今約1億年

世界權威恐龍足跡專家,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Lockley)教授解釋說,蘭溪的蜥腳類恐龍足跡距今約1億年,為白堊紀的中期。這些足跡都由明顯區別的兩部分組成:內部為真足跡,外部圍繞著沉積物的擠壓脊。真足跡上能觀察到清晰的趾痕,尤其是後足跡上的第一、二和三趾,非常強壯,能幫助恐龍更好的抓住地面。

遊客在河北某博物館觀賞蜥腳類恐龍骨架。(中新社資料照片)
遊客在河北某博物館觀賞蜥腳類恐龍骨架。(中新社資料照片)

首都博物館考古專家陳郁表示,從天雞足跡,石生蓮花,到格薩爾王足跡等案例表明,越來越多的民間傳說與恐龍足跡有密切的關係。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學者共同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地學期刊《歷史生物學》上。

(記者/林永富)

蜥腳類恐龍示意圖。(取自新浪微博@邢立達)
蜥腳類恐龍示意圖。(取自新浪微博@邢立達)

小靈通 蜥腳類恐龍

蜥腳類恐龍是迄今為止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它們的脖子異乎尋常的長,使得它們可以吃到其他恐龍吃不到的食物,就像今天的長頸鹿一樣,可以吃到樹頂上的葉子。由於身軀過於沉重,它們不得不長出柱子一般的四肢來支撐身體。和其他的恐龍不同,蜥腳類恐龍通常靠四肢行走。著名的蜥腳類如梁龍,體長約25公尺,每天要吞食大量的食物。(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