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0・旺報-連線報導

2019-10-20・旺報-連線報導
交通作梗 遠客難至 夜經濟解High

配合政策 商家咬牙延長營業時間

大陸觀摩台灣的夜市經濟已經相當長久,但受條件不足所致,遲遲未在全大陸大範圍推行。但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戰衝擊,大陸為提振內需市場,國務院於今年8月發布「夜間經濟」的相關政策後,讓位處中央的北京把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作為2019年的工作重點。可在實際操作上,北京目前的交通建設仍未達標,消費主力也被驅往外地,除特定試點區域外,許多商家現階段其實是咬著牙延長營業時間,以配合「夜間經濟」政策。

北京市政府今年中旬推出「夜間經濟13條」政策後,就開始支持建設24小時便利店,並鼓勵有條件的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還設立夜間經濟的「掌燈人」制度。由北京市、區、街(鄉鎮)三級政府部門主管領導,以及商、協會負責人擔任「掌燈人」,統籌推進夜間經濟發展,負責了解區域內的夜間經濟營運情況、居民需求。

8月7日,北京東城區簋街小廣場舉辦小型文藝演出。(新華社)
8月7日,北京東城區簋街小廣場舉辦小型文藝演出。(新華社)

地鐵不通宵 叫車也難

但政策推行至今已3個月,北京夜間經濟的精細化管理程度仍然不夠,交通問題也仍然沒有解決。如夜間經濟要求營業到凌晨2點,北京地鐵則仍然是晚上11點多就關了,而北京在周末及到了晚上10點後,其實非常難打滴(叫計程車),開自家車又會面臨車輛牌照一旦跨夜就會限行市區的情況,交通上的不便影響到了民眾夜間進城、或下班後留在城內消費的意願。

人力成本增 客流變少

而北京自2017年底驅趕外地人口後,消費力更是大幅下降。餐飲界人士透露,原本北京一天的流動人口高達4、5千萬人以上,現在卻大概只有2、3千萬,而這些基層人員才是幼嬰、餐飲、服裝業市場的主要客群及消費主力。這些人一個月只能賺4、5千(人民幣,下同),但一個月實際花費卻可高達1萬(借錢而來),非常懂得物質享受,比高薪資人口的消費力還要強。

消費客群的減少,讓許多商家大嘆平時北京生意已經不好做了,更何況客流不固定的夜間經濟,因此北京除三里屯、國貿等主要黃金人潮地段外,其他地段的商家都是抱著配合政策的心態來做夜間生意,因為從晚上10點延長至凌晨2點,意謂著人力成本的翻倍,如果客流不如預期,將讓商家很難維持收支平衡。(記者/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