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0・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20・旺報-綜合報導
甲骨文AI化 數據庫上線加速破譯

發現120周年 大陸提供全球免費平台查詢

1899年晚清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在藥包裡首次發現帶有刀刻文字的「龍骨」,至今甲骨文發現已120周年,經代代學者研究,已與敦煌、小說《紅樓夢》的「紅學」並列文史三大顯學,但4500多個甲骨文破譯之路仍無比漫長。為此,大陸10月18日上線甲骨文的雲端大數據平台,提供免費查詢,希望加快破譯速度。

武漢一高校教師採用甲骨文教學,圖為學生臨摹甲骨文的作業。(取自中新網)
武漢一高校教師採用甲骨文教學,圖為學生臨摹甲骨文的作業。(取自中新網)
從殷墟遺址甲骨窖穴發掘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龜甲。(新華社資料照片)
從殷墟遺址甲骨窖穴發掘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龜甲。(新華社資料照片)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從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的存在後,《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國學大師王國維等學者開始對這些帶文字的甲骨收藏和研究,憑藉深厚學識,不僅辨識出甲骨上的文字,還透過這些文字考證了史書中關於商朝的記載。

高達2/3的字存疑待考

關於現存甲骨數量,學界有不同說法,一說從王懿榮1899年首次發現至今,分布在全世界的甲骨文收藏估計在13萬到15萬片之間;另一說以為全球約有16萬片甲骨,計有單字4500多個。從已識別的甲骨文來看,已具備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內容以記錄殷商時期祭祀祖先、農作物豐歉、天時氣象變化、戰爭勝負,乃至生育、疾病等社會和生活內容為主。

學者編纂《甲骨文字典》中,有2000多字已進行研究,但破譯字僅1300多個,等於已發現的甲骨文中,2/3的字只能列在字典附錄的「存疑待考」章節。

為加快破譯速度,大陸中國文字博物館2016年曾發布「懸賞公告」,表示破譯未釋讀的甲骨文,且經過專家委員會鑑定通過的研究成果,每字給予10萬元(人民幣,下同)獎金,約新台幣43.87萬元;對存有爭議的甲骨文做出新的釋讀,並獲認可的字,每字獎勵5萬元。即使重金懸賞,但甲骨文破譯依然有極大難度。

進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大陸學界對甲骨文的研究也加入AI科技,朝數位化、視覺化發展。河南安陽師範學院即建立甲骨文研究的「三庫一平台」,包括字形檔、著錄庫、文獻庫及「殷契文淵」平台,目前已錄入10萬多則甲骨數據,包括自1899年甲骨文發現以來120年間公開發表的論文、學術會議論文、碩博論文等2萬多篇,246種甲骨著錄。

香港歷史博物館曾辦展覽,展出的商代晚期甲骨。(新華社資料照片)
香港歷史博物館曾辦展覽,展出的商代晚期甲骨。(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數據支援研究資料

研究人員表示,建立甲骨文數據庫難度大,主因是甲骨片材質特殊,片多易碎,並且分布全球各地,語言資訊多不完整。只能試著提取甲骨照片、拓片等圖像的邊緣資訊,在庫中搜索滿足匹配條件的甲骨圖像。此外,實驗室已初步開發出甲骨圖像拼接軟體,並綴合出10多組甲骨圖像,再透過AI技術運算,尋求破譯可能性;其中,屬於新發現、可綴合、被專家認可的甲骨圖像有2組。

10月18日,大陸官方在安陽舉行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布,「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台正式上線,這是全球最全面的甲骨文數據庫,向全球免費開放,為甲骨學研究提供大數據支援,改變過去甲骨文研究資料不足的「窘境」,也代表甲骨學研究進入智慧化時代。(記者/廖慧娟)

2018年8月,湖北衛視製作有關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的節目。(湖北衛視截圖)
2018年8月,湖北衛視製作有關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的節目。(湖北衛視截圖)

小靈通 甲骨文之父王懿榮

清末書法四家之一,也是金石學家,鑑藏家。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中進士,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殉國。西元1899年,他罹患瘧疾,家人到宣武門外菜市口達仁堂藥店抓藥;王懿榮發現藥包中的「龍骨」上有刀刻符號,既不是古籀(周宣王時的文字)又非篆字,引發他的好奇,派人到達仁堂蒐購所有龍骨,一一檢視,發現這些字跡是一種比籀、篆還要早的文字,掀起他的研究狂熱,先後向骨董商范維卿、趙執齋購買千餘片甲骨進行研究,成為最早發現甲骨文的人,把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1000多年,被後人稱為「甲骨文之父」。(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