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01・旺報-綜合報導
兩岸社區經驗搭橋 牽起新世代

楊渡:台青扶貧傳播善念 海滄模式立足大陸

前文化總會祕書長楊渡表示,「社區」將開啟兩岸青年世代的另一種想像。他以到廈門海滄從事社區主任助理的台灣青年為例,他們因為有參與921地震的社區重建經驗,而把同樣善念帶到海滄,兩岸新世代能相互扶持,我們對未來的兩岸會有不同想像。現在他們還要到寧夏的貧困縣去「扶貧」繼續傳播善念,「文化如果是力量,善的本身是更強大溫暖的力量」。

台北論壇基金會11月30日於高雄義大皇家酒店舉辦了「全方位視角下的兩岸─民生財經、海洋環境、國際政治」研討會。

前文化總會祕書長楊渡。(記者林勁傑攝)
前文化總會祕書長楊渡。(記者林勁傑攝)

盼傳達中南部心聲

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表示,台北論壇首次移師高雄,與談、主持人大多是中南部學者,希望藉由此平台把中南部的聲音放出來,面對、解決兩岸問題,而來到高雄辦活動也是受到高雄市長韓國瑜啟發。包括高雄副市長葉匡時、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等與會。
作家楊渡以兩岸文化交流為主題演講稱,「社區」將開啟兩岸青年世代的另一種可能。

陸委會懲罰台青的努力

日前遭陸委會認定違法的海滄區社區主任助理,最初是台大城鄉所學生因為有921災區重建經驗,而赴廈門海滄,看到海滄在現代化過程中很快失去根源,就在當地首先把老式祠堂整修好,作為孩童課後輔導的地方,讓農民工不用急著下班接小孩。從921建立起來的善念是可以傳播出去而變成社區營造。
他們也在海滄建立「老人食堂」集合社區內老人一起吃晚餐、講故事,社助幫他們寫村的歷史,把離散的社區凝聚,「這是台灣孩子在大陸做的事情」。但陸委會卻認為他們從事中共黨政軍,把一個個年輕人叫回台灣訊問並罰款,楊渡反問,「這樣懲罰年輕人的出路對嗎?」
楊渡指出,海滄經驗後來在大陸變成很好的模式。現在他們要從海滄到寧夏去扶貧,從921災區到海滄再到寧夏,這樣的善念可以從台灣傳播出去,文化如果是力量,其實善的本身是更強大溫暖的力量。而這些台青被罰款後決定成立基金會運作,不再掛名社區主任底下。
楊渡認為,兩岸在現代化過程中走了很相近的路,都市化、工業化及環境汙染等,未來文化交流會是「潤物無聲」的方式,非政治的,而是台青自然會去大陸找他們的機會,就像社助一樣,相信文化會在兩岸間播下好的種子。

11月30日,「前瞻兩岸城鄉發展」論壇中,許多學者參與討論。(記者林勁傑攝)
11月30日,「前瞻兩岸城鄉發展」論壇中,許多學者參與討論。(記者林勁傑攝)

陸快速追趕學習

對於兩岸城鄉發展,前嘉南藥理大學休閒學院院長何東波指出,目前台灣還存在一些優勢,但大陸追得很快,他們的「呼吸喘息聲」我們都聽得到,台灣的優勢還是在品質、人才及教育,不過不能只維持現狀,必須要讓城鄉發展使每個社區更健全,環境品質更提升,重視永續健康,我們往前走大陸就跟著進步,這對所有華人是好事。
台北論壇基金會昨首度移師高雄舉辦「全方位視角下的兩岸─民生財經、海洋環境、國際政治」研討會。在「前瞻兩岸城鄉發展」論壇中,何東波表示,兩岸自從交流後彼此都在學習,我們有既有優勢,大陸在後面追,學得非常快,台灣土地制度是私有權,大陸則是國有權,再加上地大物博,做起來的結果是快速的發展,到處是寬廣的馬路,且透過「一帶一路」還輸出到很多國家。
他說,台灣現存優勢在品質,是因為人才、教育現在仍高過於大陸,但都市建設不能只是維持現狀,否則就是墮落,台灣還有太多地方要改進,畢竟台灣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重視個別差異,不再如過去強調「標準化」一樣的個體。
何東波指出,市場機制之餘還是要加上「政府」,政府就要有管制,但管要適當的管,界定清楚,如果管得太多是共產,管得太少就亂、沒有秩序,在大陸追趕迅速下,「我們如果往前走他們就跟著進步,對所有華人都好」。
至於有論者認為「民主時代不可能有美麗城市,所有偉大美麗城市都是在威權專制下建構出來的」,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吳玉成認為,極權或許能一做到位,如武漢的城市打造,台南可能三十年都做不到,但我們有一樣絕對優勢,是一點一滴修改當中的「時間記憶」不是一年內就做得到,美就算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目標,但民主社會還是可以達到。成大都市計畫系教授林峰田則說,民主機制共同討論才重要,不然做出來就是一空有美麗外殼但無人氣。 (記者/林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