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4・旺報-綜合報導

2020-01-04・旺報-綜合報導
生態悲歌 長江白鱘滅絕

中國淡水魚之王 16年未見任何蹤跡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線上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透露稱,2005至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自2003年至今,科研人員沒有再發現過白鱘,也沒有其人工養殖個體存留。此無異宣告「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未能跨入2020年。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除長江白鱘滅絕外,大陸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為「極危」等級。

大陸民眾觀看長江白鱘的標本。(取自新浪微博@澎湃新聞)
大陸民眾觀看長江白鱘的標本。(取自新浪微博@澎湃新聞)

2003年發現最後身影

事實上,去年9月17日,國際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16年來,長江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

但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有漁民認為,長江某些水域還幸存有白鱘。
許多生活在長江流域的人,記憶中的長江是「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當時誰也沒想到,習以為常的江豚會成為珍稀物種,隨處可見的魚群也會有窮盡的可能。

長江十年禁漁休養生息,期盼擺脫「無魚」困境。(取自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長江十年禁漁休養生息,期盼擺脫「無魚」困境。(取自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十年禁捕期救長江

大陸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通告明確指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率先實行全面禁捕;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有專家指出,由於魚類的基因在人工飼養的過程中會不斷退化,需要不斷補充野生魚卵資源才能繁殖,作為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魚庸魚)的基因庫,若長江「無魚」局面繼續惡化,人類面臨無魚可吃的困境不過是早晚的事。實施更全面更嚴厲的禁漁政策迫在眉睫。

資料顯示,在大陸每年超過6000萬噸的水產品總量中,長江幹流的天然捕撈量僅占其中的0.15%。也就是說,長江流域的禁漁對水產品供應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卻在改善魚類基因,實現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上不可或缺。

十年禁漁的計畫一出,漁民表面上是利益受損方,但從長遠看,他們受益無窮。惡性的捕撈方式使得魚類資源枯竭,而枯竭的魚類資源導致漁民生活難以為繼。(記者/林永富)

小靈通 長江白鱘

長江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7至8公尺,游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牠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所謂的「千斤臘子,萬斤象。」這個「象」指的就是長江白鱘,據說牠可以長到上萬斤(5000公斤)。(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