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旺報-綜合報導

2018-05-02・旺報-綜合報導
京劇遇歌仔戲 戲曲牽兩岸情

楊正濃來台求學 與陳昭賢在校園相識

當京劇《紅鬃烈馬》遇上歌仔戲《身騎白馬》,兩部同樣談論薛平貴與王寶釧的經典老戲,串起兩岸民間戲曲的交流情誼。

來自大陸湖南長沙的楊正濃,出生於1991年,出身梨園世家,自幼學習京劇,幾年前因閱讀作家龍應台《大

楊正濃出生梨園世家,能演京劇,也擔任紀錄片導演。(楊正濃提供)
楊正濃出生梨園世家,能演京劇,也擔任紀錄片導演。(楊正濃提供)

江大海》一書,對台灣心生嚮往,便來台求學,就讀台北藝術大學藝管所,和明華園總團第三代成員陳昭賢在校園裡相識,兩人在討論薛平貴與王寶釧的經典老戲時,聊起兩岸戲曲團隊經營生態大不相同,相談甚歡。

湘劇團由政府資助

楊正濃表示,雙親都是地方湘劇團演員,湘劇團是由政府完全資助,完全不需考慮票房收入,「大陸只要是由國家資助的團隊,演員們不管演得好、演得壞,每個月都有固定薪水,但我看見台灣的團隊,為了票房、培養觀眾進劇場看戲,可說是卯足全力,否則可能會沒收入,生存不下去,這是我過去未曾見過的景況。」

楊正濃表示,在大陸把孩子們送去學京劇,是「鐵飯碗」保證,只要能順利畢業,就能取得工作,「我父母親沒把我留在地方湘劇團,而是把我送往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學戲,我母親骨子裡還是覺得要學京劇可以把基礎打得更好,等到我畢業,就會有工作,這樣他們就安心了。」

兩岸戲曲詮釋大不同

楊正濃表示:「說來很不可思議,《紅鬃烈馬》是京劇,《身騎白馬》是歌仔戲,兩齣說的都是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內容幾乎一樣,但一匹是類似赤兔馬的紅馬,另外一匹則是白馬,同一齣戲在兩個地方,發展出不同的面貌,很有意思。」

楊正濃說,來台求學多年,看見台灣諸多表演團體為了經營票房,而想方設法、卯足全力,引發他思考,「就藝文團隊長期的經營發展而言,究竟是自由市場機制作業,還是完全仰賴政府資助為佳,哪一種方式對藝術的長遠發展最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楊正濃除了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同時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能演京劇也能拍紀錄片的他透露,目前正在台著手拍攝一部記錄兩岸大時代動盪背景的紀錄片,預計明年可望在兩地播映。

新疆烏魯木齊小學生學習京劇表演。(中新社)
新疆烏魯木齊小學生學習京劇表演。(中新社)

孩子學戲 陸當鐵飯碗台存疑

和楊正濃同樣來自梨園世家、明華園總團第三代成員陳昭賢,她表示和楊正濃交換意見後發現,兩地的長輩對孩子們學戲有不同的想法,「現在在台灣的年輕人想學戲、走藝術的路,家長們多少還是會有疑慮,怕孩子們無法單靠演戲生存。」

但在大陸,家長送孩子們去學戲,是為將來長久生計做考量,雖然學戲的過程一樣辛苦,但這是很大的差異。

明華園總團第三代成員陳昭賢。(取自風神寶寶陳昭賢臉書)
明華園總團第三代成員陳昭賢。(取自風神寶寶陳昭賢臉書)

陳昭賢表示,台灣歌仔戲有很多劇目、身段都是自京劇學習而來,「為此,我曾經到大陸向京劇、崑曲名家們取經,練身段,也練習發聲法,他們聽見台灣傳統歌仔戲想跟他們學習,都覺得我們很積極,也覺得台灣的歌仔戲很可愛、很有意思。」

陳昭賢分享女扮小生祕訣

陳昭賢說,最為有趣的一點是,京劇往往都是由男演員扮演小生,歌仔戲則是由女演員扮演小生,「他們也特地詢問我,女性扮演小生如何施展魅力,其中的祕訣是什麼?我則是和他們分享,最重要的要訣在於要看著對手演員的眼睛,以眼神交流,而這是在京劇表演中較少有的表演方式。」

陳昭賢說,隨著時代發展,歌仔戲的傳統老戲較少見,「不過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傳統老戲的元素,在現代劇場裡挪用,這裡面有很大的耕耘空間,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可好好發揮的領域。」(記者/李欣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