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有一群抗疫幕後英雄,他們為醫護人員和患者每天能吃到熱乎又有營養的飯菜而來回奔波,他們自發成立防疫志願者車隊持續為方艙醫院第一時間配送捐贈物資不停歇,令人動容。
一日三餐1300人就餐,4000份盒飯、來回2趟往返100公里取飯……在疫情期間,武漢市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們每天總能夠享受到食堂定向配送的熱乎乎套餐,而且菜色總能變換花樣。「戰疫」期間,還能喝到熱騰騰的羊肉玉米黨參湯。
為特殊患者定製套餐
該院負責餐飲供應的總務科副科長喻繼軍說,從1月25日接到醫院被確定為集中收治發熱患者定點醫院的通知後,迅速成立後勤保障工作小組,全方做好戰疫期間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用餐配送。
戰疫期間,用餐配送共分兩大板塊,一是隔離病區患者,發熱門診、CT室醫護人員,日均600份用餐,統一由食堂烹飪,並定點配送至病區和部分一線的工作點;二是醫院日均700人的其他醫護人員,他們的用餐則是各愛心企業捐贈,由後勤保障工作小組成員負責分配發放。
營養對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十分重要。為此,醫院對食堂供應提出了食材要新鮮、葷素巧搭配、營養更豐富的要求。醫院食堂負責人殷志明表示,為全力滿足醫院的要求,他們積極備貨,保證供應食品形式多樣,均衡膳食。每天的早餐,會安排雞蛋、肉包子、粥、水果、牛奶等套餐,元氣滿滿開啟新的一天。中餐、晚餐則會安排三葷一素套餐,含括排骨、羊肉、雞肉、鴨肉、香腸、雞蛋等,並保證每一餐新鮮按量供應,杜絕出現剩菜剩飯加熱情況。此外,食堂還會根據特殊患者(無法正常用餐)定製套餐,如煮麵條等。
民眾組隊助物資運送
為更好服務患者用餐,後勤保障工作小組與各隔離病區建立送餐微信群,每日下午5點前,統計第二天各病區用餐計畫,提前按需備料。有關人員說,病區配送,食堂派專人分裝至保溫箱後一一配送。現場取飯點派設專人核查,簽字按量領取,杜絕出現多領、冒領現象發生,確保每一位醫護人員和患者都能夠及時用餐、營養用餐。
武漢方艙醫院接受社會捐贈的防疫物資由哪些人完成配送?在武漢市江夏區,有一支超級暖心的防疫志願者車隊,由100多人組成,大部分是當地的企業家、個體戶、機關幹部。
從1月25日組隊至今,他們自己不僅捐款捐物,同時還客串起了貨車司機、搬運工,從黃陂、仙桃、孝感、咸寧等地運送物資,為江夏區內的各個方艙醫院、隔離點、社區村組轉送物資。江夏區工商聯合會等部門從中牽線,為捐贈企業與受捐贈的定點機構建立起溝通的橋梁,通過志願者車隊,第一時間把醫院急需的物資送往現場。
(記者/李鋅銅)
旺報觀點 王曉鈴
幕前幕後 疫情下人人皆英雄
自從大陸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每天在媒體上都可以看到各行各業人員共同奮戰,努力為防疫付出。在接連傳來「吹哨者」李文亮醫師、武漢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過世當下,眾人焦點多半放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事實上,不管身在幕前或幕後、第一線或大後方,在疫情之下,人人都是英雄。
在城市裡,要保障社會機能正常運行,必須有人持續堅守工作崗位,例如快遞小哥、清潔人員默默付出。在平常的日子裡,他們的職業與服務帶給他人便利舒適;又或是醫院食堂的廚師們盡心盡力,為醫患提供營養又能撫慰身心的熱騰騰餐飲。在疫情之下,他們的身影在平凡中創造不凡,能夠讓群眾安心的度過這段時間。
面對疫情,有人用責任與擔當戰疫,有人用勇氣與溫情呵護原本不認識的人,他們是幕後的志願者,為隔離群眾送藥送菜、免費接送醫護人員或運送捐贈物資,甚至幫忙無法回家的民眾照料獨自在家的寵物,成為社會安定的力量。這些付出,悄然無聲,但如同石子投入湖面,城市因此圈起漣漪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