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旺報-專題報導

2020-03-12・旺報-專題報導
快遞哥穿梭送暖 登上國新辦

與高官同坐接受媒體提問 坦言好緊張

大陸在疫情之下,人與人減少接觸,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快遞小哥成為傳遞物資與溫暖的重要群體。大陸國務院新聞辦近日一場記者會,更破天荒邀請快遞小哥與高官們坐在台上接受媒體提問。快遞小哥強調「客戶少出門,我們多走動」,希望大家一起做好防疫工作。

記者實地走訪觀察,北京社區採封閉式管理,快遞小哥無法進門,頻頻出現在門口「擺地攤」亂象,但目前此現象正逐漸好轉,有些社區搭起貨架,將快遞整齊擺放。

接單只剩三分之一

大陸國新辦9日的記者會,有別於過往只找官員出席,特別安排一位「神祕來賓」,他是有11年工作資歷的快遞小哥李杰,因第一次看到這種大場面,李杰在回答時幾度結巴。他在台上坦言自己「很緊張」,之後有陸媒稱他為「緊張哥」,也有媒體認為,這代表一種質樸。
李杰說,過去一天可以送300單,如今每天只能送100單,在疫情期間,有不便,但也收穫溫暖。例如無法進入社區投遞包裹,造成不便;但送快遞時,有老奶奶送他好多個口罩,感到溫暖。

北京許多社區為防疫實施封閉式管理,快遞員無法入內,在門口成了「擺地攤」。(記者陳君碩攝)

李杰強調,他一直保持的想法就是「客戶少出門,我們多走動」,每個人做好自己防疫工作,也就是為國家做出部分貢獻。他呼籲,讓體溫正常的快遞員進到社區,解決一線快遞員的難題。

社區搭貨架給方便

記者實地觀察北京多個社區,由於皆採取「封閉式管理」,無法入內投遞,快遞員只能在社區門外路邊「擺地攤」,既影響市容,也容易失竊。
一位快遞員小李對本報表示,一開始會遇到城管關切,但說明情況後,都會通融。小李解釋,以前可以將快遞放到社區內的快遞櫃,消費者下班回家順路拿,以手機驗證碼就可開櫃領取;但疫情期間一律要到門外拿,快遞員多耗費打電話和等待的時間;若取件者不在,還要花更長時間溝通,對快遞員和收件者都耽誤許多時間。
此外,很多工廠、商家尚未完全復工,很多快遞人員因在外地或被隔離,無法返回崗位,這些都對遞件速度造成影響。
記者觀察,快遞員「擺地攤」現象仍存在,但正逐步改善,許多社區從一開始搬長桌子放包裹,到後來搭起一層層的貨架,並規畫出讓快遞員遞件方便、住戶不出社區就能取件的新動線。

(記者/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