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旺報-綜合報導

2021-01-08・旺報-綜合報導
極地渦旋作怪 陸強寒潮頻造訪

氣旋減弱無法鎖住冷空氣 今冬10年第6冷

整個大陸這一波寒潮大地像冷凍庫,冷成這樣,究竟是為什麼?大陸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第一就是北極海冰減少,極地渦旋減弱,冷空氣隨之南下。而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反聖嬰現象(大陸稱拉尼娜事件),對大陸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
宋連春指出,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

冬季冰上大拉網捕魚是新疆烏倫古湖的傳統捕魚方式,出水的魚很快被冷凍。(新華社)
冬季冰上大拉網捕魚是新疆烏倫古湖的傳統捕魚方式,出水的魚很快被冷凍。(新華社)

反聖嬰現象 全球低溫

影響大陸的冷空氣最初源地來自北極,盤踞在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會將冷空氣「鎖」在極地。同時,北極地區又是全球氣候變化回應最敏感的區域,其地表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的2倍到3倍,這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0年9月北極海冰達到歷史第二少,極地渦旋減弱、分裂,偏向歐亞地區,難以「固定」冷空氣而由其南下。近期北美地區偏暖和歐亞地區偏冷都與此相關。
宋連春說,一般而言,受聖嬰現象(大陸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暖冬概率較高;受反聖嬰現象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反聖嬰現象會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南下,同時,影響大陸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也會發生變化,難以阻擋冷空氣南下。

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圖為大陸北極科考隊觀測冰雪厚度。(新華社)
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圖為大陸北極科考隊觀測冰雪厚度。(新華社)

幾十年來 陸冬季趨暖

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宋連春表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冬季還沒有過完,暫不能下定論。
從過去幾十年全大陸冬季平均氣溫的歷史序列來看,宋連春指出,整體呈增暖趨勢,並且1980年代以來,多數冬季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在近十年以及2010年、2011年、2012年冬季都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冷,其中最冷的是2011年冬季;2017年和2018年冬季全大陸平均氣溫基本接近常年同期,這兩年大陸北方和南方地區都出現了較大範圍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的特徵。
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宋連春說,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大陸平均氣溫為-4.4℃,較常年同期氣溫(-3.8℃)偏低0.6℃,為2000年以來第6冷。
具體來說,今年冬季以來,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大陸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

全球暖化 極端冷頻發

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後期大陸還會有冷空氣活動,可能達不到過去這幾次籠罩全大陸型寒潮的強度,但冷空氣活動還是會比較頻繁,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持續偏低。
宋連春說,極端冷事件頻發,正是對全球變暖的典型回應。從長期變化趨勢來看,氣候變暖已經導致了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強。(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