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0・Array

2018-05-20・Array
巴中土雞 搖身變金鳳凰

智慧化養殖 品牌化發展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雙泉鄉雙泉村,一排排乾淨整潔的雞舍依次分布在林間,一隻隻毛色亮麗的山地梅花雞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近年來,四川巴中圍繞品種選育、擴繁數量、加工流通、品牌營銷等全產業鏈,努力提高科技化、標準化、組織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加快發展「巴山土雞」產業。

金黃色與淺灰色相間,如梅花斑紋的羽毛,白色的腿部泛著紅色的血絲,作為巴中本地特有的中高山區土雞品種,在過去因受到外來肉雞品種的衝擊,幾近消亡,瀕臨滅絕。

巴山土雞研究院工作人員對土雞進行研究。
巴山土雞研究院工作人員對土雞進行研究。

保育品種 走村串戶

「為了保護本地土雞品種,2013年我們開始走村串戶,從農戶家裡收購山地梅花雞,進行保種育種,輾轉大半年,收了300只左右。」通江縣畜牧食品局畜牧站副站長歐鍾明介紹。

為了將山地梅花雞遺傳資源保種擴繁,2016年,通江縣引進四川嶺上生態農業開發公司,在雙泉村流轉土地86畝,投資5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建起巴山土雞保種育種規模大、標準化程度高的現代產業鏈技術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範基地。公司負責人廖建虹介紹,養殖場2016年7月破土動工,選場地、修便道、建雞舍……經歷重重困難,現建有標準化種雞舍5棟2650平方公尺、生態放養雞舍3棟1200平方公尺、孵化舍210平方公尺、飼料加工車間280平方公尺、其他配套設施350平方公尺。養殖場投入使用後,吸納本村11名村民就業,村民還可到養殖場購買雞苗進行養殖,公司提供技術保障和銷路。

進入養殖場前,要經過噴霧消毒,穿上消毒服。記者走進其中一間雞舍,沒有異味,飼料、糞便、雞蛋分屬3條傳輸帶,互不干擾。村民李智瓊正在撿雞蛋,她一個人管理3500多隻雞,給雞餵料、飲水、控溫、控溼、傳糞等全部自動化。「勞動量小,離家近,能照顧老人和孩子,一個月能掙2200元工資。」對於現在這份工作,李智瓊很滿意。

通江縣雙泉村的梅花雞養殖場。
通江縣雙泉村的梅花雞養殖場。

農戶散養 脫貧攻堅

位於廠區左側的孵化室裡,3台孵化機整齊地擺放在室內,運轉中發出轟隆隆的響聲。「再過幾天,小雞就要破殼了。」廖建虹說,目前廠區的孵化機均採用全電腦自動控制,育雛採用一次育雛、育成,一台孵化機一次性可孵化9862顆雞蛋。

接近中午的時候,65歲的雙泉村8社村民嚴定順來到廠區,準備購買新一批脫溫雞苗。有3年養殖土雞經驗的嚴定順,結合公司技術人員培訓的養殖技能,半年前購買了50隻脫溫雞苗全部成活,成年的山地梅花雞體重可達3至5斤,每斤可以賣到20元左右,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

「公司常年提供優質山地梅花雞出殼苗、脫溫苗、青年雞、成年雞,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服務+回收』的產業模式,目前發放給縣裡30多個鄉鎮農戶進行傳統散養。在提供技術支援的同時,保障銷路,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廖建虹說。

南江沙河鎮山林裡散養的巴山土雞。
南江沙河鎮山林裡散養的巴山土雞。

 

加工生產 銷往各地

位於通江縣城的潤鴻園餐飲店裡,前往品嘗土雞美食的食客擠滿了大廳。

「為了更好地將巴山土雞推廣出去,我們在縣城辦了潤鴻園體驗館,讓食客們品味山地梅花雞的鮮美。」廖建虹介紹,山地梅花雞肉質細嫩清香,味道鮮美,富有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從開辦之初到現在,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食客品嘗土雞美味。

不僅如此,在通江縣食品工業園裡,每天以巴山土雞為原料加工生產的「巴山娃」食品銷往大陸各地。「我們計畫再引進3台孵化器、擴大生態養殖場,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讓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談到公司未來發展,廖建虹信心滿滿。018年,巴中將加大龍頭企業、畜禽規模養殖場、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主體培育力度,支援養殖企業、合作社做強做大,回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力爭到2020年,新增年出欄2萬隻以上規模養殖場100個、年出欄1萬隻以上家庭農場100個、年出欄10萬隻以上專業合作社50個,持續推進巴山土雞生態養殖產業發展。(取材自巴中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