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經濟已成為中國大陸旅遊業發展轉型新引擎,不過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洪慧民指出,當前民宿經濟呈現蓬勃態勢,但大陸關於民宿法律和配套政策滯後,民宿行業長期遊走於無法可依的「灰色地帶」。各級政府應及時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辦法,對民宿的性質、規模、特點、從業主體、稅收管理等方面進行界定
隨著大陸旅遊消費市場的不斷發展、升級,民宿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根據中國旅遊協會發布的「2017年民宿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大陸民宿數量從2016年末的5萬多家發展到2017年末的20萬家,呈現井噴式增長。民宿行業的迅猛發展,既滿足了當代休閒度假市場的新需求,也契合了旅遊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創業等諸多訴求點。特別是正在興起的鄉村民宿,可以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法。
應成立協會加強自律
雖然民宿呈井噴發展,但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弊端,《人民日報》18日刊登洪慧民的建言指出,大陸目前關於民宿法律界定和配套政策滯後,各級政府應及時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辦法,對民宿的性質、規模、特點、從業主體、稅收管理等方面進行界定。其中包括因地制宜制定合適的准入門檻和審批辦法,對符合達標要求的民宿發放證件,將其納入管理體系。
要明確主管部門及其相關責任,成立民宿經濟服務管理協調機構,為「民宿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要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通過貼息貸款、稅費優惠、危房安置等形式,有效保障民宿業的發展。鼓勵成立民宿協會,加強民宿經營者的自律和自我管理。
適度開發保存鄉土味
各級政府應把民宿經濟納入政府旅遊規畫,明確重點發展區域,形成目標明確、布局合理的民宿發展規畫。要促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民宿經濟產業鏈延伸,拓展民宿吃、住、行、遊、購、娛等諸多環節,促進關聯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要注重適度開發,避免商業氣息過濃導致鄉土味流失,違背民宿經濟發展的初衷,喪失原有的比較優勢。鼓勵原住民參與民宿開發,重視古村落活態傳承,發掘民俗節日、民間故事,促進當地的歷史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特色的融合。
(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