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旺報-綜合報導

2018-08-31・旺報-綜合報導
安裝APP洩個資 86%陸人被騷擾

推銷、詐騙、垃圾郵件居前3名

手機下載APP之後,今後別再亂點「允許」。APP已成為個人資訊洩露的重災區,大陸許多手機用戶都曾收到推銷電話或簡訊的騷擾。中消協8月29日發布《APP個人信息泄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遇過個資洩露情況的人數多達8成以上。

大陸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統計,2018年上半年電商平台、社交平台軟體等非法蒐集消費者個人資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據統計,當消費者個資洩露之後,約86.5%曾收到推銷電話或簡訊騷擾,約75.0%的受訪者接到詐騙電話,約63.4%的受訪者收到垃圾郵件,排名居前三位。

半數大陸受訪者會定期刪減朋友圈。圖為蘇州應聘者在招聘會低頭玩手機。(中新社資料照片)
半數大陸受訪者會定期刪減朋友圈。圖為蘇州應聘者在招聘會低頭玩手機。(中新社資料照片)

多未閱讀隱私政策

手機APP能獲取使用者個人資訊,與個人安全意識淡薄和監管不到位關係密切。用戶安裝和使用手機APP時很少有人閱讀應用許可權和用戶協議或隱私政策,偶爾閱讀和從不閱讀者居多。總是閱讀僅占18.1%,經常閱讀8.2%,有時閱讀16.4%,偶爾閱讀31.2%,從不閱讀26.2%。
不閱讀並非消費者真的不在意授權條款,只是許多APP不授權就無法使用的前提下,仔細閱讀的意義可能不大。
對手機APP來說,最熱衷的就是獲取位置和聯繫人資訊。報告稱,讀取位置訊息許可權和訪問聯繫人許可權,是安裝和使用手機APP時遇到情況最多的,分別占86.8%和62.3%。受訪者被要求讀取通話紀錄許可權、讀取簡訊紀錄許可權、打開攝影機許可權、話筒錄音許可權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自我保護刪朋友圈

此外,為避免手機被廣告和拉票內容洗版,有些人會定期精簡朋友圈來保護自己,畢竟日常交朋友或談工作時相互交換社交帳號已成習慣,社交平台擴大交際面,但是朋友圈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調查顯示,50.5%的受訪者會定期精簡朋友圈,26.2%的受訪者不會。
北京某銀行櫃員陳景說,工作中會加一些好友,工作完成之後有時會酌情刪除。浙江某國企中層管理人員陳嘉宇指出,社交帳號上的好友很多是因臨時性事務加的,「精簡朋友圈是正常的事情」。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