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年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涉互聯網糾紛案件數量與日俱增,傳統的訴訟規則和審理機制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司法需求。新啟用的北京互聯網法院不但可透過網路完成訴訟,便民又節省訴訟成本,法院還運用了人臉識別技術、智慧機器人與電子調光玻璃,相當高科技化。
刷臉技術檢驗身分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北京市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審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包括互聯網購物合約糾紛、互聯網服務合約糾紛、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約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糾紛等案件均交由互聯網法院管轄。
北京互聯網法院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可通過對接公安部身分系統,在當事人註冊登陸網上訴訟平台和進入法院時進行認證,以確保身分真實。
法院大廳內的智慧機器人同樣吸睛,具備法律諮詢、程序引導、法規查詢、案件查詢、法院介紹、院內導航等功能,可通過語音識別或觸碰螢幕問答功能,為當事人進行法律知識解答、線路指引等服務。
網路法庭和網路調解室均採用電子調光玻璃,用於庭審或調解時,可以遙控調整玻璃狀態,從透明改成霧化狀態,以避免外界干擾,亦利於保護當事人隱私。
法官具三大特點
同時,北京互聯網法院還應用了訴訟風險智慧評估、訴狀自動生成機、文書自動生成系統、語音互動音響、人工智慧翻譯機、VR眼鏡等高端智慧科技,既方便當事人,也有助於民眾體驗。
據光明日報10日報導,北京互聯網法院現有員額法官38名,平均年齡40歲,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75.7%,平均審判年限10年,具有年紀輕、學歷高、專業強的三大特點。
中新網報導,北京互聯網法院並非大陸第一家互聯網法院。2017年8月,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是大陸乃至全世界第一家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地區網路購物合約糾紛等涉網案件。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貫徹落實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提出在北京、廣州增設互聯網法院。
截至2018年8月底,杭州互聯網法院共受理互聯網案件12103件,審結10646件,線上庭審平均用時28分鐘,平均審理期限41天,比傳統審理模式分別節約時間1/2至3/5,一審服判息訴率98.59%。
小 靈 通 北京互聯網法院Logo
掛在北京互聯網法院大門上,巨大Logo具設計意義,最外側的字母e為explorer縮寫,是互聯網的標誌,象徵一網互通、共享開放的時代;內側字母C,是Court或China的縮寫,代表中國法院將在互聯網時代進一步發揮更大作為;中心部位的法槌代表法院,突出法院審執中心任務,並提升網路治理話語權的願景。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