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02・旺報-綜合報導
金庸、馬雲、李安 都是評彈粉絲

高博文說唱出評彈前世今生 曾在《色,戒》中客串

評彈堪稱在江南家喻戶曉的曲藝藝術,儼然已成江南聲音的名片,也是江南人生活的一種方式。日前在上海舉行的高端文化論壇《大家說》,高博文不但邊說邊唱出評彈的前世今生,也把雅好評彈的名人一一娓娓道來,首先提到身為浙江海寧人的金庸,海寧也在評彈的流行範圍內;上海評彈團至香港演出,金庸夫婦亦慕名而來。

評彈儼然成為江南聲音的名片,也是江南人生活的一種方式。圖為評彈演出。(CFP)
評彈儼然成為江南聲音的名片,也是江南人生活的一種方式。圖為評彈演出。(CFP)

創作借鑑於評彈

高博文轉述,當時金庸自稱,聽評彈為其從小的愛好,他筆下的武俠小說,許多人物構造、情節製造、懸念設置、矛盾糾葛,均自評彈當中借鑑不少。為「回饋」評彈,金庸並爽快地把《雪山飛狐》的版權提供給上海評彈團,只象徵性收下1元人民幣的版權費。

2007年上映的電影《色,戒》,高博文在片中客串一小段評彈演出。場景為「易先生」、「王佳芝」相處一室,除嘴上盡說敷衍之詞,兩人心中各有的「盤算」,則透過評彈演唱《密室相會》予以呈現,「李安導演親自改了詞,把他們肚子裡的話唱出來。」

至於馬雲則是出自評彈家庭,他的母親為評彈演員,若由師承來說,與高博文、上海評彈團「還有一點關係」,馬雲的父親也是領導評彈演員的幹部。高博文指出,「我們不說馬雲的成功是評彈造就的,但他的成功,和評彈肯定有關係。他從小在評彈環境中成長,所以很會講話。」

與江南音樂相通

不僅如此,高博文也提到,就連來自廣東的中共元帥葉劍英,也對評彈情有獨鍾,每年均至江南或邀請評彈演員去北京;本身會唱評彈、記住唱腔的葉劍英,稱得上是「非常懂行的知音」。老一輩的中共元老陳雲,更是自6歲開始聽評彈,一直聽到91歲去世,當時「他夫人寫了一封信感謝評彈界,感謝評彈對他身體健康的幫助。」

一名演員在蘇州古典園林留園的河中小船上為遊人表演評彈。(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名演員在蘇州古典園林留園的河中小船上為遊人表演評彈。(新華社資料照片)

高博文並回顧,當初評彈進入上海的輝煌經歷。上海開埠之後,隨著經濟發展,對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當時來到上海的移民,許多來自於江浙兩省(蘇、錫、常、杭、嘉、湖),「蘇州話和上海話區別不大,大家都能聽懂,評彈對劇場的要求又不複雜,所以迅速走入了上海。」

評彈與江南音樂相通,不止曾在《色,戒》中「客串」,早年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等電影歌曲,也都運用到評彈音樂的元素。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高博文受邀演唱《四季歌》,「大家覺得很像江南,代入感很強。」他強調,評彈能夠生在江南、長在江南,「是我們的幸運」;評彈在江南深入扎根,「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小靈通-評彈
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為評話、彈詞兩種曲藝形式的合稱,流行於江南地區,以蘇州話表演。評彈起源於蘇州,流行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明代時蘇州地區已有說書活動。20世紀初開始,評彈的中心重鎮自蘇州轉移到上海,以及江蘇、浙江、北京、天津、武漢等地。(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