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屬於勞動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在經歷多年繁榮之後,大陸造船業開始面臨人力成本上升、專業工比例下降等挑戰。專家指出,2000年以來,大陸造船業在造船規模、產量方面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但近年來由於人力成本不斷攀升,大陸開始謀求向智慧造船轉型。
在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科技論壇上,江南造船副總經理伍朝暉無奈感慨,「現在每到年初、節後,船廠都提心吊膽,擔心又會有一批熟練工人不能到場開工,專業的技術性工人流失。」因此必須向智慧製造轉型。
先前推出的《大陸造船業推進智慧製造的指導意見》提出,大陸造船智慧化水準在5年內接近日韓水準,10年內趕超造船先進國家。大陸主要船企開始將發展智慧製造技術做為主攻方向。
不過,大陸造船業效率和自動化程度低,大陸船企設計差錯率是日韓同行的10倍左右。此外,大陸船企對中間產品的管控能力相對落後。按照業內評估,造船業國際水準正在從工業3.0向4.0過渡;在大陸,大部分造船企業處於工業2.0階段。相對於汽車行業,造船業的自動化水準大為落後。
中船集團第11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謝子明表示,大陸的造船效率僅是日韓的1/3,10年來,代表船舶建造工作量的大陸骨幹船企每修正總噸工時平均消耗雖從44小時降至26小時,但與日韓的8至15小時,差距仍十分明顯。此外,大陸造船重要工序的自動化程度也較低,在焊接方面,大陸骨幹船企焊接自動化率最高僅20%左右,而日韓企業可達到68%。
從大陸主要船企的智慧化來看,船舶智慧製造分三個階段:「智慧設備、智慧生產線、智慧船廠」。大陸最智慧化的南通中遠川崎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收穫了初步成果,但南通中遠川崎人士坦承,即便如此,船廠的智慧化才剛起步,相對日韓僅處於中等水準。
(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