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2・旺報-綜合報導

2018-12-22・旺報-綜合報導
享吃什麼就吃 陸一人食興起

飲食變成社交方式 要好吃也要好拍

獨自一人在海底撈吃飯,大陸店家貼心的放隻娃娃陪吃。(取自新浪微博@僕dayo)
獨自一人在海底撈吃飯,大陸店家貼心的放隻娃娃陪吃。(取自新浪微博@僕dayo)

英國數據諮詢公司凱度(Kantar)集團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在大陸一、二、三線城市消費者中,有46%的人在過去24小時內曾獨自用餐,16%的人較喜歡一人享用美食。消費者認為,自己能更享受飲食上的獨立性,使得「一人食」現象越趨普遍。
雖說「民以食為天」,但在逐漸富裕的都市生活中,飲食逐漸成為社交的一部分。凱度集團訪問30多個大陸一到三線城市的8100名消費者,發布《2018飲食中國》調查。報告指出,有65%人認為飲食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且飲食體驗更加社交化。

逾4成每天會獨自用餐

飲食社交化的最佳寫照,當屬網紅咖啡店。業者以「網美風」打造用餐環境,在滿足消費者口腹之慾的同時,也讓網友能在朋友圈打卡,使得食物變成新一代年輕人的社交工具之一。
飲食社交化的同時,一人食的現象也逐漸普遍。據調查,有46%的人在一天內曾獨自用餐,比去年增加9%。隨著「單身經濟」興起,一人食餐飲店受到單身貴族與年輕一輩的追捧。消費者認為,一人食能夠凸顯飲食的獨立性,符合單身消費哲學。

花小錢買個人餐,就能吃到大牌餐廳口味和品質,成大陸外賣消費新需求。圖為滴滴外賣人員將餐點送到用戶手中。(取自新浪微博@滴滴外賣)
花小錢買個人餐,就能吃到大牌餐廳口味和品質,成大陸外賣消費新需求。圖為滴滴外賣人員將餐點送到用戶手中。(取自新浪微博@滴滴外賣)

調查分析,一人食在社會逐漸興起,一方面是現代人生活較為忙碌與承受較大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人們獨立性逐漸提高,普遍沒有獨處的焦慮感。
一人食一詞起源於大陸作家蔡雅妮,她曾在財經媒體雜誌工作,2012年辭職後開始探索美食的生活方式,創建「一人食」網路影片頻道,如今已成為當代「網紅」,在網路上有超過150萬名粉絲。

手機配美食 自找樂趣

「填飽肚子與享受生活是兩碼事。」一人食頻道合夥人Eddie Cheng指出,一人食的影片就是要鼓勵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打拚的民眾,讓他們知道一個人生活也能好好對待自己。
「我會囑咐門店的服務員和單獨來用餐的客人多聊幾句。」在上海和廣州經營日本料理餐廳的業者「貓叔」表示,店裡設置2成的座位給獨自一人的消費者,避免讓顧客有併桌的尷尬。
貓叔指出,過去10年單獨來吃日本料理的人非常少,但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一個人來店裡,邊用手機邊享受美食;在午餐時段,2到4人來用餐還是主流,但近期一人食的比例也有10%到20%。
「食物都是嘗在自己口中。」Eddie Cheng說,吃是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論吃的過程有多少人,最重要的感受都是來自於自己,「只要認真對待,就是對生活的嚮往」。
(記者/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