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2・旺報-綜合報導

2019-01-12・旺報-綜合報導
豬年吹起復古風 對聯年畫買起來

陸9成採機器印刷 網路訂製春聯夯

(右)木版年畫源自河南朱仙鎮,被列為大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取自新浪微博@大眾美育館) (左)河南朱仙鎮年畫藝人在篆刻印刷年畫的木板。(新華社資料照片)
(右)木版年畫源自河南朱仙鎮,被列為大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取自新浪微博@大眾美育館)
(左)河南朱仙鎮年畫藝人在篆刻印刷年畫的木板。(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國人傳統上,除夕貼春聯、更換年畫是祭祀禮俗的一部分,過去春聯、年畫大多是人工手寫或印製,現在9成都是機器印刷,大陸更出現春聯產業基地,其中又以山東濰坊高密市夏莊鎮東李村最為有名,被譽為「華東對聯紅紙第一村」、「中國楹聯基地」,2018年對聯耗材比2017年多1倍,達8000公噸。

東李村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家鄉,包括對聯、春聯、楹聯(也稱楹對、楹對子,是對聯的一種,位於楹柱上,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生意已經做了數百年。當地業者表示,清道光年間,如同周迅主演的電視劇《紅高粱》呈現的劇情,東李村擁有不少撲灰年畫的藝人,融入天津楊柳青、濰縣楊家埠等地的年畫刻印技術,予以改良,發展成獨特風格的半印半畫式的作品。

對聯年產值300億人幣

隨著科技的進步,東李村的對聯加工由純手工印刷發展為機械半機械印刷,效率、品質大幅提升。對聯的種類也不斷增加,用紙、尺寸都有許多不同的選擇,已從早期單一的紅紙黑字演變為金星大紅紙、燙金、植絨以及高端的瓦當紅紙、植絨燙金加灑金等工藝品種,每年吸引包括義烏等地的客商來此進貨,東李村因此被中國楹聯學會評為「中國楹聯基地」。
由於春聯產值逐年提高,濰坊在2018年5月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區」。業者表示,大陸的家庭、企業、機構單位是春聯、對聯的主要消費族群,已形成每年至少3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加上近年大陸吹起復古懷舊風,春聯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電商平台也看好,建立「聯對聯──互聯網訂製春聯」智慧化互動銷售平台。
除了春聯之外,年畫也是春節家家戶戶必備的用品。河南朱仙鎮是公認的年畫發源地,2006年成為首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工藝之一;發展至今,著名木版年畫產地有數十個,濰坊的楊家埠、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被稱為三大產地,最近都忙著出貨。

年畫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素有「年畫之鄉」美譽的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村,木刻年畫的工藝興於明初,以雕版年畫最為著名,盛於清代的乾嘉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需經過繪稿、刻版、印刷等工序才能完成;目前該村有年畫作坊100餘家,年畫銷量達1000餘萬張;年過60的顏克臣是著名年畫雕版大師,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全長10公尺,寬60公分,目前是大陸最大的年畫版,雕版線條表現國畫線描藝術,實現年畫雕版技藝的突破。
(廖慧娟)

木板年畫
有千年歷史的木板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源起何時並無準確的文獻記載。因唐代佛經版畫及雕版技術成熟、宋代民間文化的發展,造就木版年畫的繁榮,北宋更出現專門售賣年畫的「畫市」,當時稱為「畫紙兒」;宋金時期出現的「四美圖」是現存最早的木刻年畫。道光年間,李光庭的《鄉言解頤》一書中,正式提出「年畫」一詞,專指木版彩色套印、每年春節更換的裝飾品;清代中、晚期,年畫發展達鼎盛階段,使用地區包括西藏以外的大陸地區及台灣。
山東一名小朋友展示領到的「福」字春聯。(新華社資料照片)
山東一名小朋友展示領到的「福」字春聯。(新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