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旺報-綜合報導

2019-02-16・旺報-綜合報導
京劇配西樂 李寶春新編《知己》

同樣搭配西樂,台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推出的新編京劇《知己》,描述知己情誼不敵世事變化的現實人性,並特別邀請作曲家鍾耀光以西樂手法重新編曲、配樂,賦予京劇新形象。
李寶春表示,「人人都需要知己,但知己的定義是什麼,有時候恐怕連我們自己都不太理解自己。」
《知己》改編自大陸編劇郭啟宏的同名話劇作品,2013年首演、2014年於中國展開巡演,李寶春表示,「雖是重述清代歷史故事,但其中人性的多變性非常吸引我。」
《知己》描述清代文人顧貞觀為了營救被流放的吳兆騫,到處奔走18年,最後在納蘭性德的協助之下順利救出吳兆騫,不料吳兆騫因為歷經浩劫磨難,再也不是當年那位具有風骨的文人,變成畏縮怕事之人,顧貞觀對此大失所望,因而拂袖而去,兩人最後不相往來。
劇中的吳兆騫由李寶春主演,他表示最初在塑造、揣摩此角的過程中,一直使他聯想到歷經文革的父親李少春,他表示當年父親被放出來時,一改過去經常立腰、手放背後的形象,而是頭微低、背輕躬,將雙手交握在兩袖中,李寶春說,他詢問父親是因為覺得冷嗎,「父親卻告訴我,這樣做讓人感覺謙虛。」
李寶春表示,作為一名演員,他深深理解父親以肢體傳遞內心的「潛台詞」背後想要保持低調的意涵,他也將這樣子的「潛台詞」肢體融入吳兆騫一角的表現形象裡。
李寶春說,故事表面上看來是顧貞觀好不容易將吳兆騫救出來,但兩人反而不相往來,吳兆騫看似有點不近人情,「但對吳兆騫而言,他所經歷的磨難使他內心有一股憤世嫉俗的烙印,他覺得不曾失去自由、不曾餓肚子受苦的人,無法體會他所經歷的一切,對顧貞觀而言,就是我的好友怎麼變成這樣,不再是那名正直的文人,這對知己好友,有了想法上的差距,因此愈走愈遠。」

(記者/李欣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