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旺報-綜合報導

2018-04-14・旺報-綜合報導
《紅色娘子軍》經典 曾陷著作權風波

隨著大陸的中國藝術團,4月13日將赴北韓參加「四月之春」國際友誼藝術節,並由中央芭蕾舞團呈現紅色舞劇《紅色娘子軍》,也令各界聯想到今年初的著作權風波,甚至讓中芭發出嚴正聲明,《紅色娘子軍》恐將遭遇被迫停演的命運。隨著中芭再派《紅色娘子軍》出征北韓,曾沸沸揚揚的著作權糾紛應已暫時告一段落。

由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引發的著作權爭議,除香港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等紛紛關注,《紅色娘子軍》此一大IP的著作權歸誰所有外,也引發「案外案」──「紅色娘子軍」一詞究竟最早出自何處、何人之手?

瓊海市嘉積中學舞蹈團的學生們在排練《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新華社資料照片)
瓊海市嘉積中學舞蹈團的學生們在排練《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媒體指出,1962年拍攝的電影《紅色娘子軍》,編劇主要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創作員梁信一人完成,1964年再由中芭改編成芭蕾舞劇。但「紅色娘子軍」一詞的創造者,則應另有其人──1957年即有一篇以〈紅色娘子軍〉為題的報導文學,在《解放軍文藝》雜誌上發表,作者為時任海南軍區宣傳幹事的劉文韶。

另根據北京大學學者孔慶東的文章,1954年已有根據民間故事編成的瓊劇版《瓊花》、隔年底在地方劇團演出,1957年初定名為《紅色娘子軍》,日後經修改後正式公演。孔慶東指出,可見「紅色娘子軍」此一題材,早已在地方上深深地扎根,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歡。

由此可見,爭論《紅色娘子軍》最初的版權所屬,乃至創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借鑑甚至抄襲,如今已不重要。「這個大IP,應該就是特殊時代下的集體記憶、集體創作的結晶,但願後人的利益之爭不要損害到作品本身的傳播。」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