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傳統京劇遇上韓國傳統說唱藝術板索里,兩大世界非物質遺產結合,會有什麼新可能出現?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吳興國受南韓國家劇院之邀,打造一部結合京劇和板索里元素的作品《霸王別姬》,吳興國表示,「劇中運用京劇的身段和武術,加上板索里唱腔,這是一條開創性的道路。」
韓文的「板」(pan)意思是眾人聚集之地,「索里」(sori)就是歌曲的意思,板索里源自於17世紀朝鮮西南部,是一種說唱藝術的表現形式,表演者有如說書人,以說和唱加上獨特的聲調運用,表現家庭、喪親和愛情等故事。
吳興國執導 林秀偉編劇
近年南韓為追求板索里的可能性,自2017年起便力邀吳興國合作,南韓國家劇院旗下的國家唱劇團藝術總監金星女表示,原定想演出他日前推出的搖滾京劇版《水滸傳》,但吳興國認為,其中有許多技巧無法在短時間內練成,雙方最後決定選擇大亞洲地區都熟悉的京劇作品《霸王別姬》作改編,由林秀偉擔任編劇。
吳興國表示,他特別密集為演員作京劇的肢體訓練,「對韓國板索里演員而言,京劇肢體是最大的考驗,我每一個動作都要從頭示範起,不斷糾正再糾正。」
29歲瘦美歐巴 飾演虞姬
吳興國提到,為求慎重,在安排角色時,他先透過海外視訊,一一了解每個演員特質,「這次虞姬是由29歲的男演員金俊秀飾演,他的身形很瘦、很美,指導他幾次,很快就演出虞姬的模樣,是很有潛力的演員。」
此外,在京劇裡的《霸王別姬》,尤其著重霸王登場時的霸氣,吳興國表示,「板索里的唱腔,很能展現這點特質,這次演員年紀有許多是26歲到35歲之間,我和他們分享,不要覺得末路英雄的項羽是老年人的故事,其實項羽自殺時才30歲,一點都不老。」
南韓國家劇院院長金哲浩表示,作為南韓國家劇團,需要肩負實驗性和挑戰性工作,「我認為這樣的創作模式,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希望這次的作品能成為先例,成為走向世界的契機。」
虞姬舞劍配韓國雅樂 相映成趣
去年底經典電影《霸王別姬》上映25周年,重登大銀幕,像是掀起一股霸王別姬熱潮,不管是電影、或是京劇與粵劇等傳統戲曲,皆熱演不斷,現在連南韓國家劇院都選定以《霸王別姬》為題材,然而,各種版本或創新、或向傳統致敬,則各有所長。
才剛在台北演出完畢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全版《霸王別姬》,自京劇大師梅蘭芳傳承而來的虞姬舞劍。演出者李勝素表示,「虞姬舞劍重在眼神表現,舞劍是為讓霸王心安等待救援,但虞姬真正的心事,藏在她的眼神裡,她看著霸王時,深情款款,看向觀眾時,又顯示出她的擔憂。」
同樣的舞劍,到了結合粵劇和小劇場版本的《霸王別姬》,則有形式和意義上的轉化。演出者黃寶萱表示,傳統的虞姬舞劍非常美,但是在現代劇場的形式裡,無法純粹只舞10分鐘的劍,「我們賦予這段舞劍意義,讓虞姬成為一種意象,陪伴霸王走投江前的最後一段路。」
在韓國板索里和京劇兩種元素相結合版的《霸王別姬》裡,編劇林秀偉表示,在劇情上擴充篇幅,包括烏江自刎、烏江之歌、鴻門宴、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段落,也新增瞎眼婆婆角色,象徵大地之母。
林秀偉說,「在『虞姬舞劍』段落,京劇原有的樂段是『夜深沉』,但這新版本則使用韓國雅樂,也恰好能和傳統藝術相符合。」
(記者/李欣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