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海對我來說太熱鬧了。」一改當年「驚世駭俗」的《上海寶貝》形象,20年後衛慧已是走遍大江南北的「心靈導師」,運用西方心理流派「家族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提供心靈成長、家庭諮商課程。但她也坦言,「我骨子裡頭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比之前自己想像的還要多」。
家庭治療在大陸普及
陸進入意識揚升層面
旺報觀點 /賴廷恆
寶貝已老 上海與陸反變新潮
誕生於上海這座「魔都」,橫空出世的《上海寶貝》20歲了。當年紅遍海內外的「新新人類」女作家衛慧,改頭換面以「心靈導師」重現江湖,不復當年「中國已經不夠了,我還想要被全世界看」的豪情;但上海也好,大陸也好,「被世界看到」、「被世界聽到」的企圖心與進取心,20年來從未停止過。
舉世獨一無二的上海,自1930年代起中西交融的海派文化,1990年代則邁入第二波西化浪潮,重返國際社會的大舞台。躬逢其盛的《上海寶貝》,搭上「衝出中國、奔向世界」的直達車,滿足世人對大陸、上海的旺盛好奇心之餘;也映照出當時大陸「晚生代」對出國一事,以及「擴張身分感」的集體強烈慾望。
追隨昔日台灣氣質美女胡茵夢等「前輩」的腳步,衛慧也走上靈修之路。對昔日的「上海寶貝」而言,如今的上海「太熱鬧了」,並自剖「也許我已變了」。20年過去,《上海寶貝》也變成英國名作家Paul French口中,書寫「老上海」最好的十本書之一,可拿來獻給「還沒太老」的讀者。
誠如衛慧所言,中國已進入「意識揚升的層面」。也讓昔日《上海寶貝》遭禁的種種理由,隨著時空流轉,擺在時下眾人眼前,似乎變得有點「大驚小怪」。
衛慧變了,《上海寶貝》也老了。上海、大陸則是有變,也有不變:隨著經濟、國力的崛起,「變」得更崇尚精神文明、意識層面有所揚升,同時也持續踩著一心站上全球最前列,爭取國際話語權的「不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