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5・旺報-綜合報導

2018-09-25・旺報-綜合報導
90後接棒 一家四代守護海島

邢桂增經歷過最艱苦的環境,對山東長島的感情也最深。「海島需要人,你來吧!」五十多年前成為一名軍醫,把病號當成自己的親人。邢豔雲兢兢業業地在海島幹了幾十年,不僅把自己的青春交付給了海島,也交棒給學醫的女兒任紅。
對於任紅來說,本來打算畢業後去另一家醫院工作,但是媽媽和姥爺卻有點急。「海島需要人啊!」兩代守島長輩對她念叨著。任紅起初對此並沒有概念,直到有一次休假,她才轉變想法。
有一天晚上,她去給媽媽送飯,發現海島的醫療人員真的很少,媽媽診室裡坐了一屋子的病人,除了看婦科還要看外科,忙都忙不過來。就這樣,任紅申請調到了海島上,在軍醫的崗位上一直幹到退休。她說,一開始她並沒想那麼多,能堅持到今天,都是受戰士們的影響。

解放軍在南海島至西沙附近海域進行海上軍事演練。(中新社資料照片)
解放軍在南海島至西沙附近海域進行海上軍事演練。(中新社資料照片)

主動上島 母不驚訝

前年退休後,任紅的兒子許桓銘正好從軍校畢業,沒想到,兒子竟然自己主動申請到島上工作。許桓銘出生於1993年,現在是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海防營的一名基層幹部。軍校畢業,當同學們都選擇去北京、上海工作時,他卻沒經過什麼想法就選擇回了海島。
許桓銘說,從小就想當兵,因為「島是我的根,是我的家,我熱愛這個海島,我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我的母親、姥姥、姥爺都在海島當過兵,我有義務把它傳承下去」。任紅聽到兒子要回海島時,並沒有很驚訝,因為家庭環境所致,他從小就耳濡目染,她還坦承,在上島積極性上,兒子要比她強。

從小夢想當軍人

很多人問許桓銘,年紀輕輕為什麼選擇紮根軍營?守島後悔過?動搖過嗎?每每許桓銘總是斬釘截鐵的告訴大家,成為一名軍人是他從小唯一的夢想。軍營的學習生活,在外人看來艱苦、枯燥,而他心底對部隊的情感卻是愈久彌堅。「我身邊不少同學畢業後留在了北京、上海,我從不羡慕。海島是我的根也是我的家,守島更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大竹山島士兵進行巡查。(取自微博@央廣軍事)
大竹山島士兵進行巡查。(取自微博@央廣軍事)

戰士堅守四無島

另一座位於大陸北方海防戰略重地渤海海峽的大竹山島,是一座荒蕪的「四無島(無居民、無淡水、無耕地、無航班)」。幾代海島官兵在這裡艱苦奮鬥,用青春和熱血把大竹山島澆鑄成了一塊牢固的堡壘,也建設成了一片美麗的家園。
大竹山島碼頭迎面可見的是一堵牆,叫勵志牆,由上百塊刻滿文字的石頭砌成。「服役盡好義務,退伍永不變色」、「人脫一層皮,島披一層鋼」。一代代守島官兵把他們的心聲刻在海島的石頭上,形成大竹山島上一面特別的文化牆。
由於大竹山島上沒有淡水,生活用水全靠補給。1954年,第一代守島官兵自力更生,打出了島上的第一口井,其實是一個蓄水池,靠收集存儲過濾的雨水飲用,雖然這井水鹹澀難入口,當時的官兵還是欣喜若狂,甘之如飴。自此,守島官兵邁出了建設海島的第一步。2017年6月27日,海島上打出了一個195公尺的深水井,通過淨化後,官兵告別了鹹澀的雨水,喝上了甘甜的純淨水,被稱作創業井。
大竹山海島上天氣無常,海上多大風浪,每年「斷航」和「不能通航」的情況時有發生,守島官兵大多常年駐守海島,無法和家人團聚。有時上網購買商品,最長的一次兩個月才送到。

大竹山島守島兵大多常年駐守,無法和家人團聚。(取自微博@中國搜尋)
大竹山島守島兵大多常年駐守,無法和家人團聚。(取自微博@中國搜尋)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