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28・旺報-綜合報導
壯族老師無私 救助500名貧童

奉獻近30年青春與心血 小朋友稱她老師媽媽

自1991年初中(台灣稱為國中)畢業後,廣西忻城市北更鄉的壯族老師蒙曉梅就在內仁小學當代課教師,直到1995年從師範學院學成歸來,她仍無私地在這個貧困的故鄉教誨學子。如今27年過去,她救助了500多名貧困孩子,被當地小朋友親切地稱為「老師媽媽」。

蒙曉梅出生在北更鄉內仁村,目前任職於北更鄉中心小學。北更鄉位於大石山區,經濟環境落後,是被稱為「九分石頭一分土」的貧困農村。蒙曉梅兒時處境艱辛,她的奶奶雙眼失明,養父上山砍柴時意外摔斷腿,養母還患有乳腺癌。她是在鄉親與愛心人士的捐助下,才順利完成小學與國中學業。

學生未曾因貧困失學

蒙曉梅初中畢業後,被安排進入北更鄉內仁小學當代課教師,不過她內心仍冀望能夠考取師範學院,成為一名正式教師。最終,她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到師範學校深造,1995年7月學成歸來,此後便奉獻近30年的青春與心血在這片土地上。

蒙曉梅接受採訪。(取自廣西工會新聞)
蒙曉梅接受採訪。(取自廣西工會新聞)

由於蒙曉梅的努力耕耘,北更鄉至今沒有一名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學。蒙曉梅1996年眼見班裡一位同學朱五,已經不見蹤影10天,心急如焚下又不能丟下其他同學不管,只能等到周末時,獨自走了2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朱五家,見到家徒四壁的環境,立即明白朱五輟學的原因。

蒙曉梅表示,這名學生的學費為200元(人民幣,下同),但她的薪水180元最近才買藥給母親,所剩無幾,不過她仍硬著頭皮向3名親戚與同事借錢,最終順利解決學費問題,讓朱五順利回到學校。

一線教師參加十九大

蒙曉梅救助眾多的孩童中,最特殊的案例是廣西銀行學校學生韋麗花。蒙曉梅見到這名同學從小就與養父在養老院生活,聯想到小時候的自己,因此特別憐愛,每到周末就接來與家人吃飯。直到女同學的養父過世,蒙曉梅順其自然的成為繼母,將韋麗花視為自己親生女兒一般對待。
蒙曉梅一生在北更鄉教育學子,27年過去仍持續為每一位孩童奉獻。因為這份愛心,她於去年10月18日做為一線教師的代表參加十九大。

蒙曉梅向學生宣講十九大精神。(取自廣西工會新聞)
蒙曉梅向學生宣講十九大精神。(取自廣西工會新聞)

蒙曉梅曾說,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這階段獲得的知識與才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當一個小學老師,為山區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她感到十分幸運與光榮。

老師媽媽參加公益 擔起山裡娃夢想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中心小學的壯族老師蒙曉梅除了上課外,其餘的精力都奉獻在救助貧困學生的公益事業中。在她與其他義工的爭取下,不僅為北更鄉貧困兒童獲得價值1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愛心物資,還促成建立北更鄉貧困農民工子女助養站,每個月為85名兒童發送100元助養金,直到大學畢業。

2017年10月10日,在廣西忻城縣北更鄉中心小學,蒙曉梅與貧困學生一起交流學習心得。(取自人民網)
2017年10月10日,在廣西忻城縣北更鄉中心小學,蒙曉梅與貧困學生一起交流學習心得。(取自人民網)

蒙曉梅2010年12月加入廣西「良知公益」志工服務隊,主動成為各學校的對接窗口,為山區學童與公益團體牽線,促成各類型愛心服務活動。

蒙曉梅表示,她與公益團體「麥田計畫」於2011年5月走訪北更鄉弄藍村、加樂村、內仁村等地的貧困同學家中。隔年,她利用暑假和周末,與「麥田計畫」的義工訪問全鄉37位代課老師。在她與義工的爭取下,北更鄉貧困兒童獲得價值10多萬元的暖暖包、愛心書包、衣物等物資,代課老師每月還有100元資助金。

蒙曉梅2013年促成「良知公益」在忻城縣北更鄉建立助養站。透過此站,「良知公益」每月向85名兒童發放百元助養金,直到大學畢業為止。在蒙曉梅的努力下,助養站服務範圍逐漸擴展到縣內其他10個貧困鄉鎮,讓更多孩子獲得幫助。

蒙曉梅給學生發放愛心禮包。(取自人民網)
蒙曉梅給學生發放愛心禮包。(取自人民網)

蒙曉梅多年的愛心幫助無數學童,也得到同學們真誠的回應。2013年的教師節,一名受到救助的女大生曾致信感謝蒙曉梅的奉獻。信中以詩描述,「你化身為橋,以愛心匯聚愛心,用柔弱的雙肩,擔起山裡娃沉甸甸的夢想……」

(記者/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