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3・旺報-綜合報導

2019-02-13・旺報-綜合報導
躺贏的教書先生 改變留守兒命運

葉海濤20年來癱瘓在床 已義務輔導300多名學生

從1999年至今,江蘇淮安市盱眙縣淮河鎮的葉海濤已義務輔導300多名留守兒童,與別的老師不同的是,患了僵直性脊椎炎的他,必須躺著教書,即使春節期間室外寒風襲人,葉海濤家中依舊書聲琅琅。

「淮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留守兒童關愛點」、「殘疾人愛心教室」,42歲的葉海濤家門口掛著兩塊牌子,看起來以為這是某某公立機構,其實這是因他近20年來癱瘓在床上義務輔導留守兒童,政府給他的褒獎。

因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不少留守兒童在村裡沒人輔導。圖為南昌一群留守兒童們圍著火爐取暖。(新華社資料照片)
因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不少留守兒童在村裡沒人輔導。圖為南昌一群留守兒童們圍著火爐取暖。(新華社資料照片)

真正的教室在臥室

教書是葉海濤的志向,當年他在原淮安師範學院讀書時患病,但他沒有放棄初心。這些年,儘管身體不便,臥床的他依舊堅持給孩子們上課,他說孩子們天真的笑容,給了自己力量,也緩解了病痛給他帶來的折磨。

葉家客廳內擺著10套課桌椅,一直照顧葉海濤生活起居的姐姐葉海燕表示,這是留守兒童做作業的地方,真正的教室是在弟弟的臥室內。推開葉海濤的臥室,10平方公尺的小屋裡,幾名學生正坐在葉海濤床邊的課桌椅上,癱瘓在床的他一手舉著白板,一手拿著筆,一筆一劃地給學生們講解著數學題。

因身體患病,葉海濤無法起身,上課過程艱辛,葉海濤已堅持近20年。1993年,葉海濤以盱眙縣第一名成績考入當時的淮安師範(中專),在他心裡,「教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正當他刻苦求學的時候,卻發現得了僵直性脊椎炎,由於治療不及,骨頭已經壞死,從雙下肢關節全部僵直,逐漸發展到無法站立和行走。

因身體患病,葉海濤無法起身,上課過程艱辛。(新華社資料照片)
因身體患病,葉海濤無法起身,上課過程艱辛。(新華社資料照片)

對葉海濤來說,大好年華就癱瘓在床,他覺得自己好像墮入了地獄。病痛折磨著他和家人,每一天過得都無比艱難,葉海濤說簡直是度日如年,甚至想輕生。

一次偶然,葉海濤得知村裡有不少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功課沒有人輔導,師範學院出身的葉海濤覺得自己可以給留守的孩子們輔導功課。1999年夏天,葉海濤在自家的病床前辦起了留守兒童免費輔導班,利用寒暑假、周末和每天晚上放學後的一段時間,義務給孩子們輔導功課。

由於葉海濤的雙下肢關節僵直,沒有辦法筆直地坐著,他便躺在病床上,側著身子用小黑板給孩子們講解題目。

利用空閒時關心學生

為了更好地輔導,他經常閱讀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20年來,葉海濤先後義務輔導了300多名留守兒童,很多孩子以優異成績考取了重點初、高中,還陸續考上了大學。

武漢一學校內的彝族留守兒童在玩遊戲。(新華社資料照片)
武漢一學校內的彝族留守兒童在玩遊戲。(新華社資料照片)

葉海濤輔導的孩子中,有一位楊姓學生,因爺爺奶奶溺愛,養成孩子任性,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其他孩子打架,成績一塌糊塗。

了解這一情況後,葉海濤先是利用輔導空閒時間與他談心、聊天。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拉近了兩人的距離。輔導期間有簡單易懂的問題則是讓他來回答,並且及時表揚肯定,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葉海濤還經常與家長聯繫,了解孩子的狀況。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一段時間後孩子成績明顯進步。一天晚上,孩子的奶奶接孩子回家,看到葉海濤後,那白髮蒼蒼的老人竟然聲淚俱下,「我的孫子能從以前變成這樣,多虧了葉老師啊!」

(記者/王曉鈴)

小靈通 留守兒童

由於父母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家鄉,長期與父母分開生活的兒童,是大陸近年出現的嚴重社會現象。孩子所居住的農村往往缺乏經濟基礎設施,由於現代化發展,導致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但城市生活成本過高,不能接孩子進城。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與父母分開而缺少關注與呵護,導致孤僻內向、自覺性差等心理缺陷。據統計,西南、西北地區的留守兒童問題較中部或東部嚴重。(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