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的祕書李銳16日上午在北京過世,享壽102歲,他在文革時期曾入獄,獲平反後曾任中共中央委員、中組部副部長,晚年對大飢荒的那段歷史有深刻反思,直言毛澤東晚年錯誤給國家帶來深重災難。北京一位不願具名的近代史學者受訪表示,李銳是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他寫的《廬山會議實錄》有其歷史價值,晚年的反思出發點雖好,但中國社會很複雜,也有特殊時空背景,即便歷史能重新做選擇,也可能產生新的問題。
香港電台報導,李銳的女兒李南央16日證實父親於當日上午8時32分在北京的醫院去世;她表示,父親在住院的近一年期間,堅持練習寫字,多次寫下同樣內容,指任何人在世都要受到四種限制,包括時代、知識、思想能力、品德;她希望父親去世後,「跟隨旗手、擁戴領軍人」的文化能永遠走入中國歷史,只需追隨自己心靈的召喚,可以自由地思想和表達。
遭批反黨 曾入獄8年
李銳1917年出生於湖南,武漢大學機械系專業,早期負責宣傳領域工作,曾任《湖南日報》社長、湖南省委宣傳部長,之後到水電領域歷練,曾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1958年1月起擔任毛澤東的祕書,不過在文革期間也被打成反黨集團,曾入獄八年,到了1979年才獲得平反。
李銳獲平反恢復工作後,曾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任內提拔習近平到廈門擔任副市長;他在《李銳口述往事》一書中曾提到,在習任浙江省委書記後曾獨自宴請李銳一家三口,「一桌好飯,好得很。就四個人」;李銳在席上提醒當時已貴為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向上級大膽進言,但習在散席時卻對李銳說,李可打擦邊球,但他(習)本人卻不敢造次。
晚年反思社會 引爭議
北京一位研究近代史的學者16日受訪表示,李銳是個有爭議性的人物,其《廬山會議實錄》一書,對大陸影響很大,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研究該會議的專著,有其歷史價值;不過該學者也認為,李銳晚年的那些「反思」,也引起很多爭議,「他歲數大後,他有他的美好想法,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否能根本解決中國社會問題,恐怕還有待商榷。」
(特派員/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