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旺報-綜合報導

2019-11-04・旺報-綜合報導
縱橫古今 隆福寺成北京新地標

向東看央視 向西望故宮 地理位置融中西

回溯隆福寺的歷史,最早建於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在清乾隆時被定位為雍和宮的下院,為藏傳佛教寺院,但在清光緒廿七年1901年,因火災被焚毀。寺廟殿堂雖被燒毀,但不影響人潮匯集,1950年代位於隆福寺區域的「東四人民市場」開張,成了北京當時最大市集。到1980年代,隆福寺依舊是北京城重要商業地標。

北京文化新地標──隆福寺一景。(記者陳君碩攝)
北京文化新地標──隆福寺一景。(記者陳君碩攝)

按傳統古建規制修繕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並強調要「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北京國資公司就秉持此精神,與東城區委區政府聯手對隆福寺地區進行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聘請境內外知名專家和規畫設計團隊,展開古都風貌保護、精品文化傳承的研究,將隆福寺專案定位細化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協調共融的首都文化新中心」。

位於隆福大廈頂層的隆福文化中心,它的主體由四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及庭院組合而成,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1998年重建隆福大廈時,為舉辦空中廟會修建了這些仿古建築。20年後,隆福寺項目在改造隆福大廈時,為保證古建的原汁原味,特聘請了古建築、視覺設計、彩繪等領域的專家團隊,按傳統古建規制對四座大殿修繕改造。

隆福寺北里進駐了許多熱門商店及餐廳。(記者陳君碩攝)
隆福寺北里進駐了許多熱門商店及餐廳。(記者陳君碩攝)

 

入駐品牌自帶流量

位於隆福大廈北側的「隆福寺北里」,是曾被用於倉庫、宿舍、食堂的一片紅磚建築,這片看似有年代感的區域,卻流著最時尚、前衛的血液。英國著名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中國首次舉辦大型個展就在這舉辦,一幅幅經典畫作,讓隆福寺不只古今相遇,還中西合璧。

隆福寺北里的藝術社區展出英國著名藝術家David Hockney的畫作。圖為最著名的作品《大水花》。(記者陳君碩攝)
隆福寺北里的藝術社區展出英國著名藝術家David Hockney的畫作。圖為最著名的作品《大水花》。(記者陳君碩攝)

據隆福寺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入駐隆福寺的品牌須經過激烈的競爭審核,才可入駐,他們大都「自帶流量」,吸引了許多熱愛文化藝術、追求時尚和生活品質的人群來到這裡,現在還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
從隆福寺北里餐廳的2樓望出去,可看到一片代表老北京胡同標誌的灰色磚瓦,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美國人Chris說,胡同代表著樸實,這是他最喜歡的「北京印象」。

北京隆福寺旁,由一片灰瓦構圖出的北京老胡同。(記者陳君碩攝)
北京隆福寺旁,由一片灰瓦構圖出的北京老胡同。(記者陳君碩攝)

在這裡,可以體驗紫禁城外的北京故宮,可以看到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對話、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隆福寺正帶著北京城的歷史印記,華麗轉身,煥發出新的生機。(記者/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