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22・旺報-綜合報導
陸全民問候語 從吃了嗎到跑步嗎

運動健身成日常時尚 反映社會變遷縮影

「吃飯皇帝大」,中國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兩岸民眾見面打招呼,通常都把「吃飽了嗎?」掛在嘴邊。曾幾何時,大陸已然「話風」一轉,「跑步了嗎?」、「打球嗎?」、「下班一起去健身?」等,嵌入一些運動「關鍵字」的問候語,逐漸流行、蔚然成風。

語言,是時代的風向標。」任教於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社會系的台文澤博士日前指出,生活品質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變,自然而然投射於社會話語體系中,從「吃了嗎?」到「跑步了嗎?」的問候語變化,既為全民健身熱潮的體現,也映照出大陸社會變遷的縮影。

一名小朋友在吃新疆標誌性主食──饢。(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名小朋友在吃新疆標誌性主食──饢。(新華社資料照片)

設施漸多 跑步洗肺

近年來,隨著大陸民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運動也逐步深度融入一般人的工作、生活當中。以60歲的姚寧為例,在他口中,「以前朋友見面,總是條件反射般地會問『吃了嗎』,現在見面,可能要說『走啊,跑步去』、『跳舞去』,才算跟上時代潮流。」
又如54歲的工人馬彥柱,服務於寧夏銀川市自來水公司,過去一下班就「家裡蹲」,現在則每天出門跑步。「小公園越來越多,裡面還修建了塑膠跑道,綠化也越來越好,我每天跑步就為『洗洗肺』。」馬彥柱強調,伴隨身邊的運動設施越來越多,民眾的健身熱情也明顯越來越高。

西部青睞小眾運動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寧夏共計落成35個體育公園、80餘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41條健身步道,公共體育場館也陸續實施免費或低收費對外開放。放眼大陸各地,「15分鐘健身圈」、「10分鐘健身圈」紛紛湧現,健身步道、健身器材更已成為許多城市小微公園的「標配」。
健身設施、裝備變多,民眾的健身選擇也趨於多元。包括擊劍、網球等「小眾」運動,也開始在大陸西部城市受到青睞。類似馬彥柱般,初嘗運動「甜頭」後,即開始透過朋友圈步數排行榜、健身軟體約跑等,帶動周遭參與健身之風;健身一族的數量持續攀升,也讓更多人選擇加入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列。
光在寧夏一地,截至去年底,常參與體育鍛鍊的人數約225.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32.7%左右;每周參加一次體育鍛鍊的人數則近357萬人,約占常住人口比例的51.8%。足以說明「全民運動」的風氣,正在大陸各地方興未艾。(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