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個月台赴陸比陸赴台多出近55萬人次,平均每個月「逆差」達11萬人次,創下2008年兩岸旅遊開大門後新高。旅遊業認為,除大陸持續對台人前往旅遊表示歡迎,以及邀請台人前往參訪外,受惠台政策影響前往大陸者也開始出現,都是成長原因。反觀陸客來台障礙有增無減,拉不動遊台熱情。
早在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旅遊前,台客赴陸一年已達百萬人次,陸客來台僅約30萬人次。開放陸客來台旅遊後,台客赴陸人數大多成長,陸客來台成長更快,2014和2015年甚至超過台客赴陸,但兩岸關係不佳,來台陸客再度下滑,台客赴陸仍持續成長,雙方差距越來大。
惠台政策吸引台人
依據交通部最新統計,今年5月來台陸客為19萬多人次,較去年同期的20萬多人次減少5%。今年1到5月來台陸客則較去年成長約4.08%。反觀台客赴陸今年5月的37萬多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8.28%,1到5月成長6.46%。整體分析兩岸雙向旅遊,台客赴陸前5個月的167萬人次,較陸客赴台的112萬人次,多出約55萬人次。
「55萬人次的逆差,就是說平均每個月台人赴陸比陸人赴台多了11萬人次,是從2008年至今最大的逆差。」台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這反應了兩個事實,一是台灣人到大陸花的錢更多,反而是大陸人來台花錢少;二是台灣對大陸人的吸引力在下降,大陸對台人的吸引力在增強。
業者表示,最近惠台政策的確吸引台人前往就學就業,拉高台人赴陸的人數。暑假將到,赴陸人數還會成長。相較台客赴陸持續成長,陸客來台的成長則相對緩慢。
台北市楊姓旅遊業者表示,陸客赴台雖有成長,但「時多時少」。就以今年前5個月為例,來台只較去年同期多4萬多人次,今年下半年漲跌仍未可知,主要是漸多陸客認為台灣「越來越不友善」。
一位旅遊業者表示,最近從旅遊業向政府提出的建議中,可看出「陸客是小咖」,政府根本不重視。還有「陸客一年多次簽,百般刁難」。他相信觀光局歡迎陸客,但「其他單位不歡迎」,不但旅遊業者、大陸也看得出來,陸客來台意願當然會降低。
舉例來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後,中正紀念堂恐成第一個被「開刀」對象,蔣公銅像甚至可能被拆除。但依據台北市政府統計,從2008到2017年,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一直是遊客人數最多的前二名,是旅遊的「超級景點」,卻可能因意識型態被拆除,讓人匪夷所思。
保存具特色的旅遊據點
反觀大陸南京的1912街區曾是國民政府所在地,曾和國民黨打過仗的大陸,非但沒有拆除這些歷史建築,反而全力保存,甚至結合步行街及文化成為具有特色的旅遊據點。兩相比較,台灣政府心胸應可更寬大一些。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