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17・旺報-綜合報導
再別康橋 陸客淹沒劍橋 英擬限客

人潮變風景 擁擠到居民「無路可走」

受民國文人徐志摩詩作《再別康橋》的盛名之累,今年夏天到訪英國的大陸遊客,許多都不忘安排一趟劍橋之行;街道巷弄狹窄,居民不足12.5萬人的劍橋,為避免被陸客「淹沒」甚至喧賓奪主,現正考慮訂定限制中國遊客數量的措施,例如規定單一旅遊團的人數上限,協調各團旅行線路,避免壅塞景點、寸步難行等。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徐志摩時代能至英倫三島、劍橋一遊的中國人,稱得上鳳毛麟角。如今一車車的大陸旅遊團蜂擁而至,人人輪流環抱著康河邊老柳,坐到樹杈上拍照留念;原本狹隘的街道更是人山人海,苦不堪言的當地居民「無路可走」,被迫出入繞道,只能呼籲政府解決「過度旅遊」的問題。

▲英國劍橋大學,刻有徐志摩《再別康橋》詩句的石碑矗立在「徐志摩花園」入口。(CFP)

闖學生寢室 遠眺美景

來自全球各地每年數百萬的劍橋旅客,當中尤以大陸旅客的數量增長最快。根據英國旅遊局的統計數據,2015至2017年間,在劍橋留宿過夜的中國旅客,每年平均為1.7萬名,至於一日遊的陸客2016年則有26.7萬名。曾有劍橋大學的學生投訴,某些中國旅客無視警示牌,擅自闖入學生寢室,甚至爬上屋頂遠眺。
面對大陸遊客「一團團的我來了」,劍橋市前市長、現任市議員約翰.西普金表示,「大部分訪客都是中國人,他們傾向參加比較經濟實惠的大型旅行團」。由於一團通常多達50人,大學附近窄巷被擠得水洩不通,「這個城市幾乎被旅客潮淹沒,某些地區會變成『居民禁區』,這裡的旅遊業是不可持續的」。

▲英國劍橋大學。(CFP)

再不出招 自我毀滅

約翰.西普金更坦言,如此下去,劍橋正走向「自我毀滅」,「我們需要的不是吸引遊客,而是令他們失去興致的措施。」他指出,來劍橋一日遊的遊客中,「中國遊客占了相當高的比例」,而且大陸旅行社為求多賺錢,多半「組團過大」。

劍橋官方旅遊管理服務機構「訪問劍橋」的負責人艾瑪.索爾頓,也表達出相同的「危機意識」。她指出,超過50人的中國旅遊團經常堵住劍橋古鎮窄巷的去路,也擋住車輛行人的視線。古老建築乃是劍橋的一大魅力,有些建築物建於800年前,當初設計城市時當然也未曾料到,會有源源不絕的旅客人潮湧入劍橋。
「訪問劍橋」正研議限制中國遊客數量的相關措施,包括規定單一旅遊團的人數上限,以及透過協調各團旅遊路線、進行人潮分流,盡量不讓遊客蜂擁一處等。(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小靈通———–劍橋大學徐志摩花園                                                        今年8月10日舉行的第四屆「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劍橋大學為徐志摩興建的「徐志摩花園」選在當天開放,設計融入道教、佛教思想的中式花園,入口有一塊刻有《再別康橋》詩句的石碑。 (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