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餐文化中,「食」是生活,是技術,是藝術,甚至為一門哲學。提到炎黃子孫對飲食的看法,或許先聯想到一句話是「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其中隱含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性」。「性」字在先秦,很多時候可以和「生」字相通,如「莫保其性」(《左傳》)。那人類生命,是不是僅僅只是「食」「色」二字呢?
飲食之於養生,其實也既離不開物質性的一面,又有超越物質性的精神性一面。吃,不只是吃的東西本身,也是一種感覺,是在享受生活。
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養生方法包含4個方面:一是飲食;二是起居;三是運動;四是精神,也叫情誌。
飲食精氣神 養生基礎
食,只是一個部分,飲食也只是養生中最基礎的一環。相比來說,最重要卻也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是精神方面的養生。在飲食行為中,同樣重要也容易被忽略的恰恰也是飲食之中的精神養生。
如孔子在《論語》一篇裡細致地談了「吃」的問題,其主旨是守正和精氣神「涵三為一」。
孔子說有多種情況要「不食」: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物質地「不正」,變質了,不能食。前三句都在講這個內容,魚、肉腐敗或食物顏色異常、發出怪味都不能吃。味道不正、顏色不正、氣味不正常提示食物已經變質了,一方面是食物變質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另一方面是導致食物變質的黴菌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所以不能吃了。某些食物本來就有腐味、怪味,比如說臭豆腐、臭魚等,能不能吃呢?這應從兩點來考慮,第一是「不正」不能吃,即使是臭豆腐也有它自己「正宗」的臭味,臭味不正的肯定不能吃;第二,這些怪味兒東西偶爾吃一點沒關係,,一飽口福就可以,不要長期、大量吃。
食物製備「不正」,即不按「正道」做的食物,不吃。比如沒有合適調味的食物不能吃,孔子說「不得其醬」「不撒薑」不吃,因為調味不僅關係食物是否好吃,也能影響到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沒有合理調味的食物不能吃。街邊小攤兒上賣的食物也不食,孔子說「沽酒市脯」,意思是說從外面市集上買來的酒和食物他是不吃的,這條原則現在仍然適用,街邊小攤的衛生條件不能保證,盡量不要吃。再比如說「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都是講的食物製備時沒遵循「操作規範」,偷工減料或者工藝不到位,都有可能給食物的質量造成隱患,所以孔子也不吃。其實這裡還包括了祭祀祖先的要求,祭祖是一個很莊重的事情,歪歪斜斜、半生不熟、違背常理肯定不行的。
飲食習慣要守「中正」之道,沒有遵守「中正」之道的食物,不吃。比如食物放太久了,不能吃,孔子說的是祭肉(指祭品)放了超過三天,就不能吃了。
只吃七分飽 養生原則
現代生活雖然有冰箱,但是冰箱不是食物的保險箱,食物仍不能放太久,一般主張每次做的菜都最好吃完,不要吃剩菜。又如對吃多、吃少的問題,孔子的主張是「不多食」,即節制飲食,這與現代主張「只吃七分飽」養生原則是一致的。
孔子之所以重視「食」是因為在孔子的年代,「吃」很多時候和祭祀(禮)有關,孔子所以不吃或者有選擇的吃,都與敬天法祖的「禮」有關,而客觀來說,這種選擇又是有益健康的。
所以,「吃」,絕對不僅僅是滿足口舌之欲這樣簡單,還包含了氣質培養、精神調適,其中有守正的道理,有精氣神「涵三為一」的旨趣。
就飲食而言,歸納起來,就是五個字:雜、少、慢、淡、溫。
雜:對正常人來說日常一定要吃得雜。《黃帝內經》上講:「五畜五菜五穀。」這個「五」實際上指的就是全部,吃得要雜。
少:日常吃飯要注意分寸,,吃得過多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慢: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嚥,且有助於其與食物的充分混合,增進消化吸收。
淡:吃東西要清淡,做到三「少」:少鹽,少油,少糖。
溫:飲食不宜太燙,也不要太涼,減少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