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0・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10・旺報-綜合報導
陸醫工跨界聯手 升級手術縫合針

醫界提需求 工科團隊解決難題

一根小小的手術縫合針,也能升級改版。開始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九院的醫生提出的原創想法,經過上海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的教師牽頭攻關,僅用2個月時間,就拿出了解決方案,是一項醫科與工科跨界合作的成果。

過去陸產的手術縫合針容易彎折,而且有扯破皮膚的風險,但是國外進口的手術縫合針價格高。日前透過大陸兩所院校醫科和工科的合作,有效解決了兩種困擾,既改良了縫合針,而且製作成本僅為國外的一半。

石家莊一名男護士在為患者手術縫合做準備。(新華社資料照片)
石家莊一名男護士在為患者手術縫合做準備。(新華社資料照片)

啟動40個合作項目

這樣的項目合作不是個案。大陸十一前夕,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共同發起成立「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以期待透過醫學與工學、理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共同解決臨床實踐中提出的問題。
此次上海理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合作,並非突發奇想,兩校在合作之前就已經在醫工交叉領域開啟了前沿探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牽頭組建的大陸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在糖尿病篩查等方面作出了成效。
此外,上海理工大學研發的「裸眼3D臨床手術顯示器」,讓醫生不用戴著厚重的3D眼鏡也能精準手術;研發的全球首款可定位的「膠囊內窺鏡」,讓近7萬名患者免除做胃鏡的痛苦。
隨著各自研究的深入,雙方都意識到,靠著醫學專家或工科教師單打獨鬥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跨界攜手、深化合作,才能將醫工交叉領域推至發展的「快車道」。如今,雙方以需求為導向啟動了40個醫工交叉合作項目,升級陸產縫合針就是其一。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表示,生命醫學的前沿研究和轉化創新領域的實踐,越來越需要各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和相互合作,「此次交醫與上理工的合作,就是一次有益的實質性探索。」

上海交易會上,工作人員在展示「膠囊內窺鏡」。(新華社資料照片)
上海交易會上,工作人員在展示「膠囊內窺鏡」。(新華社資料照片)

提高效果降低成本

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對合作滿懷期待的表示,「兩校共建的研究院將提供平台,舉辦論壇、沙龍等交流活動,同時在合作的組織形式、體制機制方面不斷創新,致力打造大陸高校醫工交叉的典範。」
「醫」、「工」攜手,說到底是為了更有效對接需求。提高診療效果、緩解病人痛苦、降低治療成本,是貫穿始終的目標。由名醫提出改進診療手段和醫療服務的關鍵問題,以優秀的工程科技團隊集體攻關,未來,在「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這一平台上,將有更多的「醫」、「工」攜手專家對臨床難題進行集中「會診」。

醫工交叉學習 培養知識複合人才

上海理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日前新成立的「醫工交叉研究生院」,以不同的學科背景,在跨界合作的過程中,一起大力培養知識複合、有能力解決醫學技術實際問題的醫工交叉研究生。
目前,已有200餘名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進入雙方合作開展的40個項目中,並且從參與項目的醫生中遴選出15名醫工交叉博導和38名聯合培養導師,由工科教師與醫科教師通力合作,帶領研究生共同攻關形成解決方案。

9月26日,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強強聯手,共同建立「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取自中新網)
9月26日,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強強聯手,共同建立「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取自中新網)

進入平台的工科學生需要必修醫學課程,未來將培養一批既懂醫學又精通工學的優秀人才,使科學研究與醫學實際需求對接。
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艾連中表示,「我們每個項目配4至6名研究生,並且每個項目必須有1至2名研究生新生參與,讓研究生從入學起就在項目中磨煉。此外,針對工科研究生新生,學校要求必須修讀人體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等醫工交叉課程以及參加醫學前沿領域系列講座課程。」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