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產生源遠流長,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收錄藥物(包括動物、植物、礦物)達365種,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記載的藥物達1892種。中藥稱謂雖屬神奇,但考究其名來歷,都有它的歷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中藥命名的主要方法有多種,有以藥物生長和時間、產地、人名、形態、顏色、氣味、入藥部分、特性功用、民間傳說故事、外來藥物、因避俗雅化而命名等。下面介紹各種命名方法的原則及其代表藥物。
以產地命名。在藥名前標識產地、生長環境等字樣。如高良薑,陶弘景雲:「此薑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再如代赭石,《名醫別錄》曰:「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時珍雲:「赭,赤石也。代,即雁門也。」其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阿膠出山東東阿,黨參出山西上黨,信石出於信州,象貝產於浙江象山;海藻、海馬、海螵蛸皆產於海;石韋、石斛、石菖蒲都長於石;地栗、地榆、地膚子並生於地,這些藥物都具有生長環境的標記。
冬蟲夏草 以外形得名
以時間命名。如迎春花,因早春開花,故得其名。冬蟲夏草因其冬為蟲、夏為草,成蟲體與菌座相連而得名。冬青子因冬季採摘其成熟果實而得名。萬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以形態命名。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雲:「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也。」又如貫眾,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雲:「此草莖葉如鳳尾,其根一本,而眾貫之,故草名鳳尾,根名貫眾。」
劉寄奴 源自宋高祖
以人名命名。如活血通經藥劉寄奴,「相傳南朝宋高祖劉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賤時於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明日往尋之,聞榛樹林中有杵臼聲,見青衣童子數人在搗草藥,且雲其主被劉寄奴射傷,搗藥為之敷傷。劉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藥而返。後遇金瘡敷之即癒。後人因稱此草為劉寄奴。」此故事記載於《南史.宋武帝本紀》,《本草綱目》卷十五「劉寄奴草」亦收錄。又如驅蟲藥使君子,相傳北宋年間潘州郎中郭使君精通醫道,樂於救助窮苦百姓,無意中發現這種果實能治療小兒蟲積、疳積,後醫家便稱此藥為「使君子」。還有如何首烏,因順州何田兒老來無子,服用此藥後老來得子,壽皆百餘歲,故將此藥取名「何首烏」。似此以最先發現或使用者的姓名作為藥名的中藥還有不少,如徐長卿、杜仲等。
紅棗白芷 依顏色命名
以顏色命名。中藥各自具有天然的顏色,因此藥物的顏色就成為藥名的來源之一。如漏蘆,《本草綱目》雲:「屋之西北黑處謂之漏,凡物黑色謂之盧。此草秋後即黑,異於眾草,故有漏盧之稱。」如青色的有大青葉、青蒿、青黛、青果、青礞石等;紅色的有紅花、赤芍、丹參、紅棗等;黃色的有黃柏、黃連、黃芩、蒲黃等;白色的有白芷、白術、白薇、白及等;黑色的有黑豆、黑醜、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以氣味命名。按氣命名者,如木香原名蜜香,《本草綱目》雲:「因其香氣如蜜也。」而臭梧桐、魚腥草則因其特殊之氣而得名。
據味命名者,有酸味的酸棗仁,苦味的苦參,甜味的甘草,辣味的細辛,鹹味的鹹秋石等,皆以味而得名。又有五味子,《新修本草》雲:「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此則五味具也。」麝香、沉香、茴香、藿香及降香均以香味而得名。中藥「金牛膽」,形似牛膽,色金黃,味甚苦,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
以入藥部位命名。植物以根入藥的有葛根、山豆根(根及根莖)等;以藤入藥的有海風藤、大血藤、夜交藤、雞血藤等;以木質部分入藥的有蘇木等;以皮入藥的有陳皮、五加皮、地骨皮等;以葉入藥的有艾葉、蘇葉、淡竹葉、側柏葉等;以花入藥的有菊花、玫瑰花、旋覆花等;以種子入藥的有馬錢子、葶藶子、白芥子等;以礦石入藥的如朱砂、赭石、滑石等;以動物某部位入藥的有蟬蛻、地龍、鱉甲、龜板、鹿茸等。
骨碎補益母草 講療效
按功用命名者,如骨碎補,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雲:「骨碎補本名猴薑,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佈,訛矣。」如益母草,清代張秉成《本草便讀》雲:「益母草消疥化水,是其所長。以產婦必有癖濁停留,此物能消之化之,邪去則母受益,故有益母之名。」其他如尋骨風祛風邪,伸筋草舒筋絡,決明子明眼目,合歡安神誌,防風禦風寒,皆以功用得名。
按特性、功用命名者,莫如王不留行。此藥通經下乳之力特強,李時珍釋曰:「性走而不住,雖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但王不留行還有斂、守之性,《本草經》言其有「止心煩、鼻衄」之功。如此,藥名含義當為「王不留」、「王不行」,分別針對經閉、乳少、難產與鼻衄、金創出血,則藥之雙向「主治功力,其可迎刃而解」。此說法詮釋了寓於藥名中的特性及雙向治療作用,反映了古人對藥物認識的進步。(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