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老東西沒人愛,古文物賣萌,年輕人也買單。由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年初第一季開播之後,憑藉讓文物活起來的賣萌畫面,聚焦中國文明發展的內涵解說,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第二季網路評分高達9.7。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繼續以「反差萌」的表述方式,從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錯金銅博山爐「雲的計算」、曾侯乙編鐘的「Duang」等,用年輕化、擬人化的方式,講述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文物。
選出百個代表性文物
陸媒報導,該紀錄片總導演徐歡表示,無論是賣萌式的宣傳,還是擬人化的表現方式,《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成功之處便在於用通俗的方式,拉近了文物與觀眾的距離,「透過文物,我們可以看到創造它的人,和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但我們也並不會刻意去討好觀眾,即使賣萌也會有一個度在那裡。」
該節目組走訪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記錄了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千餘件文物,最終在數量巨大的存世文物中選擇了100個具代表性的文物。
徐歡表示,「挑選文物的難度並非單純的美學或學術問題,而在於我們的時代究竟如何對歷史進行認知和定位。」例如改寫了世界音樂史的曾侯乙編鐘、推動中國度量衡發展的戰國商鞅方升等,都具有重要價值,反映當時的生產力水準。
配合動畫讓人身臨其境
特別的是,《如果國寶會說話》在文案和表現形式上將國寶擬人化,彷彿凝望著你的人頭壺、形似「憤怒鳥」的鴞,站在國寶的角度講述。採用了5分鐘一集,25集一季的分集形式,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傳播方式。
為更清晰地展示古文物細節,節目組後期借助了新技術,進行二次加工。例如第二季第一集介紹鷹頂金冠飾時,節目組採用了黏土手指動畫,「因為在故事最後,我們想呈現出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握手,真的手突然出場,當然比畫兩隻手要更有視覺衝擊力。」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