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旺報-綜合報導

2018-04-26・旺報-綜合報導
陸2022建成太空站 三艙構型

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已全面邁入太空站時代。4月24日在哈爾濱舉行的首屆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計畫2022年建成的大陸太空站,將首先發射太空站試驗核心艙,進行關鍵技術驗證,然後相繼發射兩個試驗艙,完成三艙構型的大陸太空站。

總體上看,大陸太空站除規模外,在功能、應用效益、建造技術、物資補給等重要指標上,將可全面超越「和平號」太空站,達到或接近國際太空站水平準。在信息、能源、動力技術和營運效能,可望超越國際太空站。

提供3個對接面

周建平在《走進新時代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報告中,說明未來大陸太空站的三艙構型及各艙段概況和營運規畫。他表示,太空站將命名為「天宮」(TG),由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三個艙段組成,提供3個對接面,提供載人太空船、貨運太空船及其他來訪飛行器的對接和停靠。
三艙組合體重約66噸,額定乘員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設計壽命不小於10年,可透過在軌維修延長使用壽命,可也根據科學研究需要進行擴充。

光學艙共軌飛行

核心艙命名為「天和」(TH),是太空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負責太空站組合的統一管理和控制,配置兼具氣閘艙功能的節點艙和機械臂,用於實驗艙、載人太空船、貨運太空船等飛行器交會對接和停靠,接納太空人長期訪問和物資補給,並支援太空人出艙活動。
實驗艙命名為「問天」(WT),主要用於展開密封艙內及艙外載荷實驗,為太空人在軌長期工作生活提供保障,配置太空人出艙活動專用氣閘艙。配置的實驗艙機械臂主要用於對艙外實驗載荷進行操作。實驗艙II命名為「夢天」(MT),用於展開密封艙內和艙外載荷實驗,配置貨物氣閘艙用於載荷及設備進出艙。
此外,光學艙與太空站共軌飛行,可短期停靠太空站進行維護維修和推進劑在軌補給。光學艙裝載的大型巡天望遠鏡,具有與哈伯望遠鏡解析度相當、視場大200多倍的天文巡天觀察能力。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