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旺報-綜合報導

2020-07-30・旺報-綜合報導
地面殺手強-5 專克蘇聯戰車

陸最強攻擊機 可投擲10萬噸當量氫彈

「新中國」建立之初,獲得當時蘇聯大規模軍事援助,包括武器裝備、技術人才等。其中,伊爾-10攻擊機正是當時引進,該戰機最大特點是機身裝甲堅固、火力打擊能力強。隨著超音速噴射式戰機的發展,伊爾-10性能落後,不再適應現代空戰的要求。而1958年,首款陸製攻擊機強-5立項研發。
強-5戰機以大陸國產殲-6戰機為藍本,裝備2台WP-6型渦輪噴射發動機,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最大飛行速度為1.1馬赫。在武器配備上,機載武器為2門23毫米機關炮,彈倉可攜帶重量超過1噸的炸彈,翼下則可掛載空對地飛彈、火箭彈等。
從強-5的火力配置,並不是一款專門用於空戰的戰機,主要是注重對地攻擊能力。和當時其他國家列裝的攻擊機相比,強-5近距支援與對地打擊能力較為強大,可與同時期的美軍A-10、蘇聯的蘇-25攻擊機相媲美。

以半埋式攜帶氫彈

強-5研製過程坎坷,一直到1968年才量產。強-5進入量產,與北方邊境安全局勢有很大的關係。當時中、俄關係惡化,蘇聯在北方邊境陳兵,上千輛坦克對北方邊境造成嚴重威脅。一定程度上,強-5主要針對蘇聯地面坦克集群的意味很明顯。除針對坦克外,強-5還承擔戰略核打擊任務。
為讓強-5具備核打擊能力,大陸還研製建造出「狂飆一號」戰術氫彈,該型氫彈當量在10萬噸級,重量約1噸,並沒有超出強-5的最大載荷。但「狂飆一號」體型過長,強-5的彈倉無法容納如此大尺寸的氫彈。因此大陸對強-5彈倉進行改良,最後將氫彈以半埋方式塞入彈倉。

改良版仍在服役中

在執行縱深核打擊任務時,由於1200公里的航程限制,當時,解放軍空軍只能制定單程作戰飛行計畫,意味著飛行員將有去無回。
在服役過程中,強-5也誕生了其他改良型號。目前殲-10、殲-11、殲-16、殲-20在批量服役的情況下,部分改良型強-5依舊服役中,並沒有完全除役。(記者/楊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