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1・旺報-綜合報導

2018-07-21・旺報-綜合報導
美協防難攻台 陸2030年後有勝算

學者:兩岸戰事美不一定介入 台須加強自我防衛

解放軍組織多兵種進行一體化陸空聯合實兵演習。(新華社資料照片)
解放軍組織多兵種進行一體化陸空聯合實兵演習。(新華社資料照片)

美國軍事學者柯瑞傑(Roger Cliff)近日表示,兩岸軍力逐漸失衡且朝向中國傾斜,可若美軍在必要時派兵協防台灣,解放軍並無能力占領台灣,解放軍要戰勝美軍拿下台灣的時間不會早於2030年。但這並不意味美中在那之前若爆發涉及台灣的軍事衝突,其後果對台灣不會是災難性的。

曾在美國防長辦公室和蘭德集團工作、現為美國智庫海軍研究中心(CNA)高級研究師的柯瑞傑19日參加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舉辦的「2018年台灣海峽」研討會時表示,到今年底前,中國雖然可能會有2個航母戰鬥群,但美國通常駐紮游弋於亞太地區的兩個航母戰鬥群規模是中國的2.5倍,戰鬥力要強得多。中國已有一些第五代隱形戰機,但美軍已有400多架第五代隱形戰機,空軍力量也大得多。

陸實力增致美優勢減

柯瑞傑認為,解放軍要打敗美軍還有長路要走,美軍優勢會隨中國實力上升而漸減,美中軍力平衡仍有利於美國的局面不會很快改變,預估2030年前,解放軍軍力仍不會超越美軍。

柯瑞傑分析,中國對台動武時有以下四種可能的情形:第一,採取反介入措施,拖延美國干預,令解放軍有足夠長時間擊敗台軍;第二,北京在台灣軍隊抵抗時,透過各種方式,使得台灣民眾抵抗意願崩潰;第三,北京決策者認為美國不會來協防台灣;第四,北京決策者受到內部壓力,「即使(北京)也預料到攻台會失敗」,也必須對台動武。

台須具全面戰略思維

但柯瑞傑也提醒,儘管美軍當前對解放軍仍具優勢,但不代表一旦兩岸有戰事,美國就會介入與中國開戰,也不代表台灣可完好無缺。因此他呼籲台灣加強自我防衛,在中國運用反介入措施阻止美國干預的情形下,台灣要有能力挺得夠長久,等待美軍前來協助。且雖然川普政府目前的政策似乎正朝著有利於台灣的方向調整,但如果台灣不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則美國為何要護台的關切依然存在。而台灣的戰略也應有連貫性且全方位的思考,不是當空軍報告要買飛機,就決定買飛機,海軍說要船艦,就買船艦,必須有全面且整體的戰略思維。

(記者/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