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5-18・旺報-綜合報導
綠執「轉型正義」大旗 只為抗藍

學者批仍持黨外思維 從未覺醒

蔡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執行去蔣化、去中化,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渡指出,民進黨最大問題,在於未從黨外時期與國民黨對抗的角色中覺醒,二度執政仍未跳脫反對黨框架,且遺忘台灣民主歷程乃由國民兩黨對抗而成,一味推動轉型正義,意圖剷除並否定過去,如此民進黨也同樣不存在、同樣虛無化。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7日舉行座談會,檢視蔡政府教育文化政策,會中談到轉型正義、「去中國化」、「去蔣化」爭議,頻向中正紀念堂、故宮及高中國文與歷史課綱開刀,楊渡認為,此舉基本上仍出於意識形態問題,即便民進黨二度執政,卻未跳脫反對黨的角色,不停與國民黨對抗。

民進黨的教育政策頻向高中歷史課綱開刀。 (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的教育政策頻向高中歷史課綱開刀。(本報資料照片)

楊渡表示,在民進黨黨外時期,他與民進黨人士都相處過,當時民進黨曾擺盪在追求民主運動或台灣意識的兩個路線,民進黨成立時雖兩項並存,但台灣意識後來占據更強位置,骨子裡卻是追求台獨。

若去蔣 綠同樣不存在

楊渡提到,今年適逢五四運動百年紀念,國民黨撤退到台灣70周年,如要回顧過往風雨,應從歷史學家黃仁宇提出的大歷史觀點討論才合宜,而在黃的觀點中,中國現代化歷程兩人共同完成,一是蔣介石完成上層建築,卻無法構築民主憲政,另一人則是毛澤東從底層著手,發動土地改革、人民戰爭等。
楊渡反問,如以黃仁宇的大歷史觀點來看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即台灣民主歷程乃是由國民兩黨的正反對抗而成,即便蔣介石在戒嚴時期可能犯錯,社會建設有成果,蔡政府如想「處理」中正紀念堂,可以重新定義,而非將所有過去都剷除,甚至想當作歷史不存在,民進黨極力想否定過去,民進黨則同樣不存在、同樣虛無化。

課綱去中 學生難接受

至於蔡政府力圖透過教改去中國化,楊渡直說,他的孩子就讀國中,不只無法接受現在歷史課本編行內容,「只讀教科書的人不會成長」,才決定自己寫書《有溫度的台灣史》,從台灣民眾與台灣民間的角度出發,以超越兩黨政治框架,跳脫意識形態讀史。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鍾宗憲則說,回顧前年高中國文課綱爭議,課審大會當時討論古文是否調降至30%,提案過程草率,即使有課審委員隨口說出就開始表決;而教改改不停,都是「編制外的權力干涉編制內的權力」,國教院背不少黑鍋,甚至換個教育部長就換個國教院院長,現任國教院長許添明則隨教長潘文忠回鍋後回任。

(記者/李侑珊)